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象》——校园枪杀暴力呼吁有限自由

(2006-08-23 20:27:36)
分类: 观千张碟

   《大象》这个片子已经放映结束了,我坐在沙发上,呆若木鸡。心里翻江倒海,感受强烈无比。《大象》——校园枪杀暴力呼吁有限自由 这是一部暴力片,如果分级的话,至少三级。

《大象》——校园枪杀暴力呼吁有限自由

   时间是美国某高中的非常平常的一天上午,学生有锻炼的,有爱好摄影到处照相然后冲洗照片的,由三个女孩扎堆聊天,看见帅哥过来叽叽喳喳评价他是不是有女朋友的,还有老师批评学生的,协会组织讨论同性恋问题的。突然,他们的两个同学带枪来到学校,见人就杀......

   为什么杀人?没有说。后来怎么样?没有交代。

   一定要问原因,片子中一带而过这两个杀人的学生喜欢玩DOOM这样的游戏,看纳粹的片子,两个人是同性恋,在班上被同学扔湿纸团欺负。但是这也不至于吧......《大象》——校园枪杀暴力呼吁有限自由

   影片背景是1999年美国科伦拜恩的校园枪杀案,两个学生杀了12个同学一个老师后自杀。

   怎么会这样?

《大象》——校园枪杀暴力呼吁有限自由

   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感叹美国校园的美丽,感叹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叹校园的那种氛围。然而,当这两个学生上网订购枪支,然后快递就把包裹送过来连问都没有多问的时候,我想到四个字:枪支泛滥。

   不是所有的自由我们都无休止的提倡,自由是有相对的前提的。我举双手赞成枪支管制。

   这个导演的镜头太冷血了,他像在拍记录片一样,开枪、杀人、老师学生倒在血泊中,没有临死的呻吟,没有罪犯的冷笑和奸笑,其中一个学生杀手杀累了,甚至坐在满地死尸的餐厅拿起几分钟前别人正在喝着的饮料喝上几口歇歇气。而这个镜头正是取材于科伦拜恩枪杀案监控录像拍下的镜头。

   影片为什么取《大象》这样一个名字?寓意这样的学生杀手拿着枪出现在校园的时候,就像大象出现在你们家客厅,你要么是看见了象没看见一样,要么觉得是假的。

   影片导演:古斯·凡森特(Gus van Sant)是个同性恋。
   影片全篇只有一首音乐,其中一个学生杀手用钢琴弹奏的《致爱丽丝》;
   影片获2003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导演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