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Φ500mm×500mm试验小磨球段配比

(2007-10-07 11:00:26)
标签:

其他频道

水泥

标准

技术

化验室

管理

制度

分类: 水泥化验室操作规程
 

  浮来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年产20万t水泥的中二型企业,近年来采用高铁高铝配料,熟料质量获得大幅度提高,fCaO低,成品率高,结构致密,硬度较大,但化验室试验小磨采用传统的球段配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开磨时间拖长(需40 min以上),连续几磨磨内温度较高,糊球现象和石膏脱水现象时有发生;其次0.9mm方孔筛筛余中熟料粗颗粒较多,既影响试验的准确性,又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从试验小磨的球段级配着手,进行了几次尝试,效果比较理想,现介绍如下。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首先提高了平均球径,熟料0.9mm方孔筛筛余粗颗粒减少,但80μm方孔筛筛余变粗,比表面积偏低。考虑到物料击碎难易与强度有关,粉磨难易与硬度有关,据资料介绍应以长径比2∶1的小段粉磨效果较好。因此针对本厂高铁高铝配料的熟料特性,打破了传统的“两头小、中间大”的配球模式,采用“两头大、中间小”的三级配球方法,利用Φ60mm、Φ40mm、Φ20mm(二级球径按d2=(d1+d3)/2)适当增加了小球的比例,结合Φ15mm×25mm(小段长径比1.6∶1接近2∶1)既增强了冲击能力又增加了研磨能力,在入磨物料粒度相同的情况下,只需15min即可满足规定要求(细度≮3%,比表面积300±10m2/kg)。经市水泥质检所验证,结论相符。研磨体配比情况见表1,入磨物料粒度粉磨时间与结果见表2。

 

表1  研磨体级配和数量

项   

钢球

钢段

Φ60mm

Φ40mm

Φ20mm

Φ15mm×25mm

比例(%)

50

20

30

重量(kg)

60

40

 

 

表2  入磨物料粒度、粉磨时间与结果

编号

入磨物料粒度
(mm)

粉磨时间
(min)

粉磨结果

细度(%)

比表面积(m2/kg)

1

0~20

15

4.20

305.0

2

0~20

16

3.30

310.0

3

0~20

15

4.10

306.0

4

0~20

15

4.60

300.9

5

0~20

15

3.90

309.6

6

0~20

15

3.70

310.0

7

0~20

15

4.60

304.7

8

0~20

15

4.40

306.6

9

0~20

15

4.70

307.2

10

0~20

15

4.90

30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