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壮哉,大丰山

(2008-12-06 11:31:54)
标签:

道院

信士

老者

山顶

欧阳真仙

大丰山

旅游

分类: 乡关情思

壮哉,大丰山壮哉,大丰山(4305和4306号图片文字:我来到山崖边,望着山峦叠嶂中一颗颗松柏,它们震撼了我。这些松树有的没了头、有的没了手臂、有的已经朽去却不倒、有的……,它们依然昂首挺胸,像出征的壮士,气宇轩昂,直指苍穹,永不低头。)

壮哉,大丰山

文/江天德

 

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和浙江的朋友一起相邀登大丰山。

朋友在清流创业,他说,登大丰山准备了二年;我说,我足有十年的时间,心中筹划着想上大丰山;以前听长辈的说过大丰山的神奇和山上寺庙欧阳真仙的神奇传说,后来在灵地工作经常听人们介绍大丰山的险竣,只是没有亲历而已。据《清流县志》记载:大丰山位于赖坊乡,是省级森林公园,海拔1700多米,森林公园总面积2681公顷,是盛夏登山需带秋装的“清凉世界”。大丰山旅游资源丰富,峰、崖、岭、台、石、洞各有千秋,泉、潭、瀑、溪、涧、湖各具风采。大丰山山顶“顺真道院”建于宋代,供奉的主神是客家人顶礼膜拜的欧阳真仙,为客家人土生土长的神,每年都要吸引闽西客家信士数万人登山朝圣。大丰山不仅是引人入胜的游览胜地,还是名闻遐迩的“客家圣山”。

早上8点,我们从城关出发,9个人分乘2辆车,因为大灵线公路在改造,汽车一路时走时停颠波着到了琴源水库;顺着琴源水库的便道盘山而上,道路于去年完工,虽然崎岖曲折,高低不平,却让我们省了不少脚力。10时20分左右,我们到了半山庵寺庙。只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黑体大字和一幅对联“时和岁稳民安乐,雨顺风调物遂生”映入眼帘,细细品味,给人启迪。小庙里写着“道法自然”、“和谐世界” ,寺庙里供奉着大大小小各路神仙,说明道教人士在传承道教文化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半山庵掩映在绿树和修竹间,显得清幽和宁静,一幢砖瓦矮房嵌着一座巨石,依石而建,相依其间,倒也有趣。

站在半山上看琴源水库,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感觉那是一处天然湖泊,清澈透明,翠绿欲滴。这里没有喧嚣和干扰。时而一群白鹭盘旋飞跃,时而水上鱼儿跳跃亦上青云。渔夫一叶扁舟荡漾其间,如梦如幻,如诗如画。远处山凹一帘瀑布飞流直下,似串串珍珠雪白无暇。据了解,琴源水库始建于1959年,1960年停建。1974年抽调全县各公社劳力,以公社为单位成立了14个连队重新上马,1984年12月竣工,施工高峰期上场劳力达6000多人。琴源水库坝高程595.81米,坝高42.31米,坝顶长180米,总库容1494立方米。琴源水库的建成,解除了灵地、李家等乡镇干旱的威胁,又可年发电250万度。实乃造福于民、谋利于民的民心工程。

我们把车子停泊在半山庵,带上水果、疏菜开始登山。这是一条石砌路径,蜿蜒向上,道路两旁杂木林立,路上积着厚厚的腐败树叶,森林中不时有鸟儿啼叫,有松鼠窜出,有野鸡觅食,行走中感觉空气中透着幽静清凉。石砌路不断向前延伸,向上攀登。石砌路整齐平垣,做工精致;二处石拱桥的建造独具匠心,弯曲适度,坚如磐石,那怕山洪袭来,千年未垮。我们一路交谈,体味和感叹着先人的伟大。这里没有豆腐渣工程,每一块石头都有时代的元素,处处着印满先人攀登求索的痕迹,可见先人对神灵崇拜的信念与执着。这条石砌路径,有人介绍说:路径有阴七里和阳七里之说。前七里感觉原始森林密布,朽木随处可见,虽然登山气喘吁吁,却是如入秋冬季节,凉风习习;后七里已经是临近山巅,感受阳光四射,山道横着山腰而上,一览众山小,心旷神怡。走进原始森林收获还不小,路上道旁偶尔有栲树、杂木上掉落下的栲籽、勾圆、乌株籽等野果,我们似孩童一样欢呼雀跃,寻找起来,拾得小半袋劳动果实。

壮哉,大丰山

大丰山处处有迎客松,造型各异,风采独特。在悬崖峭壁的路旁屹立着一颗颗迎客松,有的细如竹杆,大的有三、四人合抱粗,直冲云霄,绿郁葱葱。有的倚着悬崖,有的立在山巅,峭壁伫立,临风不惧,随风摇曳,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久远的昨日的辉煌故事。坐在迎客松下听松涛,那是一种独特享受;山风呼啸,松涛阵阵,有时似有千军万马,有时又似有百种乐器和鸣,交响乐曲频传,此间青山蓝天相伴,宛如神仙,令人陶醉。这些松树是谁栽种的呢?看到那残缺不全,朽树横陈,就知道它是自生自灭的了。我来到山崖边,望着山峦叠嶂中一颗颗松柏,它们震撼了我。这些松树有的没了头、有的没了手臂、有的已经朽去却不倒、有的……,它们依然昂首挺胸,像出征的壮士,气宇轩昂,直指苍穹,永不低头。哦,它们经风雨历严寒,像客家人不畏艰难,不惧严寒,百折不挠,那怕是泰山压顶腰不弯。

壮哉,大丰山

大丰山上怪石多。我们攀登约2个多小时,走到了一座高山的山顶,停顿休息,仔细一看,前方如同是西藏唐古拉山口。有熟悉道路的说,翻过前面那道山坡就是大丰山啦。放眼望去,满山尽是奇松怪石。松树矮小,松针粗大,有时一面山坡才见孤怜怜的一、二颗松树。石头倒是千姿百态,有的象鳄鱼出洞,有的似灵猴望月,有一面山坡的石头竟然象数千勇士攻山头,前赴后继,震撼心灵,很是壮烈。这些山峰和怪石都有好听的名字:棋盘山、香炉峰、炼丹灶、牛绳路、饭干石、仙人洞等。这时,有人说起关于棋盘山的传说,那是羽化成仙的欧阳真仙爱此山雄伟壮丽,在山顶结草为庐,潜心修炼。有一天,欧阳真仙正在耕田,他看见在山峰上有两人打起来了,连忙把手中的赶牛竹鞭随手往田中一插,赶到山顶一看。原来是二郎神与太上老君在山峰上下棋,一连下了三天三夜还未分胜负,不知什么原因打了起来。虽然欧阳真仙赶到,但见棋盘还是被打破了——这就是后人称作棋盘山峰。如今登上棋盘峰上可以发现那破裂的棋盘呢!大丰山 “顺真道院”的门前是香炉峰,香炉峰雄踞着一尊巨大铜铸香炉,这是三明12位魏氏信士自发捐赠的铜铸香炉,山高路险,千里送香炉,可见信士之虔诚。大丰山恰是一处天然的氧吧。登上棋盘山绝顶,尽情远眺,别有一番情趣。周围几百里山峦村落,历历在目。向东,可以看到永安的罗坊、小陶一带山峰,茂林修竹,隐约可辨;向南,则连城的“冠豸山”、龙岩的“吊钟岩”尽收眼底;向西向北,则长汀、宁化、清流等县的山峰连绵,层峦叠嶂,公路蜿蜒盘旋,村庄错落有致,也一一尽收眼底。近处悬崖峭壁山风呼啸,时而云雾飘来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时而云雾散开人又似在九天云端,让人望而生畏;山顶寒冷,盛夏也得穿上棉衣毛裤。有人介绍说,在大丰山顶观看日出,其情其景不亚于泰山观日出。游客坐等日出的时刻,只见天边万千景色,绚丽多姿,火红天际,仿佛就在眼前。难怪大丰山有许多的文人墨客留下赞美大丰山的诗句,记得,最有意境的是明代翰林院编修、著名诗人赖世隆的《登大丰山》:“万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固知仙境多灵迹,莫向枰棋着意看。”

壮哉,大丰山

我站在香炉峰回首相望,眼前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山草原景致。在这高海拔处竟然有如此茂盛的草地,假如是春天至此,我想一定是另一番景象。连绵不断的草甸,放养百千头牛羊那是相当不错的地方。在一处草木秋黄之中藏着翠绿,有多处是青青绿色。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丛丛的翠竹。传说这是欧阳真仙,为了给二郎神与太上老君劝架,把手中的赶牛竹鞭随手往田中一插,他随手插下的竹子便有了现在这里的成片成片的小竹林,而奇怪的是这里的竹子形状有象三角形,成为大丰山上独特的风景。山上还有一条地沟有两米多宽,能容二人并过,这条地沟是如何形成的,让人称奇,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壮哉,大丰山

大丰山还是道家圣地。相传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有个姓刘的道士率徒弟五人到山顶探险,发现一块平地,有人住过的痕迹。刘道士便刻意留心此地。他于宋宝佑年间(1259年)在山上搭了个“顺真道院”,开始修练。“顺真道院”为上下厅石砌结构,左右厢房各一间;右边厢房做厨房用,左边厢房供着一尊宋代侍郎神位;道院的屋顶用铁瓦覆盖,每块铁瓦厚近1公分,如此厚重的覆盖才能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当时,在清流的下戈阳坊有一个姓欧阳名大一的孩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从小帮助嫁到琴源的姐姐放牛。有一天清晨,欧阳大一把牛赶到棋盘山放养时,发现山顶的岩石上有俩个人面对面坐着,他爬近一看,原来是俩位老者正在下“六子明棋”。由于俩人心想棋局,全神贯注,欧阳大一站在身后观棋也未发觉,竟似乎要把手里吃了一半的桃子递给他,正好肚饥的他也不客气随手拿来充饥。一局棋下来,那老者发现手里没了桃子,便笑说着:“谁有福气,我那半个桃子让他吃了!”欧阳大一嬉笑着走上前。

这时,那个老者边下棋边故意翘起脚尖,把脚上的破鞋子抖入山谷。欧阳大一赶忙下山去捡起,给这位老者穿上;刚穿上,那老者又把脚上鞋子抖入山谷。那老者故意一次又一次地把脚上的破鞋子抖入山谷,欧阳大一居然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把鞋子捡上来。到日头偏西时,欧阳大一才悟出玄机。他连忙跪地磕头请求仙人扶助点化。原来这位老者是吕洞宾,另一位老者是太白大仙。太白大仙说:“好,跟我来,闭上眼!”话音刚落便拽着欧阳大一跳下悬崖。欧阳大一没听太白大仙的话,也没闭上眼,等他定睛往下看时,俩位老者已是四肢不全,五脏六腑抛出四野,血溅岩石,吓得他两腿一软,倒在山崖下的岩石旁,不省人事。

欧阳大一被俩位仙人救醒。吕洞宾扶起他说:“你吃了我的半个桃子,看来只能成半仙,留在山上继续修炼吧!”太白大仙也说:“将来若果满了,就在这里等斋果吃!”从那以后,欧阳大一天天在山上放牛,天天看俩位仙人下棋,天长日久欧阳大一也学得一手好棋,连棋盘石上都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不知多少年后,欧阳大一终于成了正果,羽化为仙。后来云游四方,降福八方百姓,他的信士遍布清流城乡及邻近县城。后来地方信士就在“顺真道院”的大厅供奉上了欧阳真仙的神像,与吕洞宾、太白大仙、二郎神等众位神仙一起享受人间烟火。当地文人秀才还题上二幅对联:“欧阳显仁众姓安,真仙布泽赐康宁。”“信欧阳有求必应,拜真仙无欲则刚。”从此,大丰山热闹起来了。方圆几百里的老百姓都来朝拜他,特别是农历7月13日欧阳真仙生日前后,每天都有几千人扛着小幡旗,翻山越岭前来朝拜。假若是天寒地冻的大年三十也会有一、二千人露天守夜迎新年,等着烧头柱香。长久的香火盛旺,说明当地信士对欧阳真仙的信仰和崇拜。

午餐我们在“顺真道院”里煮自带的面条,自己动手,美美地饱餐一顿。“顺真道院”今天留有一位江氏住持,在大丰山山上还幸会本家,真是缘分。据说平时有八位道人居住在大丰山“顺真道院”。道院几经风雨几经修缮,没有太多的改变,只有屋顶的铁瓦覆盖,改用铁皮。饮用水改为水管接来,成了“自来水”,道院也用上了电,是自己发的电源。大门上方的“大丰山”三个字和两旁的对联显得古老沧桑,特别是那幅对联字迹难辩,成为憾事。壮哉,大丰山

夕阳西下时,我们一行人开始下山。呵,那是一身的轻松,充满惬意。

哦,壮哉,大丰山,雄竣神奇的山。伟哉,壮烈的松柏精神!每每回想起攀登大丰山,总是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无限遐想,让人品味不尽。

壮哉,大丰山

(2008年11月28日)

作者简介:江天德。笔名,江峰;网名,莲花山人。三明市清流县人,系福建省作家协会员会。已出版个人散文集《乡关》,长篇小说《乡野》。

壮哉,大丰山壮哉,大丰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