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高娃 一朵横空绽放的莲花
标签:
潮流娱乐图片健康 |
一个多月前就与斯琴高娃约好要采访她,因为她忙于拍摄,一直未能实现。7月12日下午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第二天在北影厂有一个采访活动,《老派》可以一起参加,语气和蔼而坚定,字里行间体现了她为对方着想的细心,还有她的做事风格:条理清晰,安排周密,果断利落。符合她在银幕上塑造的角色形
见到斯琴高娃时,我们已经在采访地等了一会儿,突然人声噪动起来,“高娃老师来了!”因为腿疾,斯琴高娃走路有点蹒跚,衣着朴素,平易近人,脖子上系着小丝巾。不知是天生还是因为岁月的原因,她的面色比屏幕上看起来黑一些。她的脸饱满,皱纹很少,头发光溜地梳在脑后扎成一小揪,看不到白发,不像60多岁的人,眉头特有的大痣仍然很精神。走几步路,她便会喘几下,看来体力透支非常厉害。http://www.seniorstyle.org/keupload/2014-06/20140613110955_4072.jpg一朵横空绽放的莲花" />
采访是在中艺影像学校进行的,许多学生影迷慕名而来。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虽然身体不便,但是斯琴高娃还是爽快地答应主办方的要求,跳了几个蒙古舞的动作,身手还是那么柔软到位,我们在旁边看着,很心痛。但是面对年轻人,她总是很高兴的,满怀菩萨心,以过来人的身份鼓励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奉献自己的激情。有斯琴高娃的地方,从来是不沉闷的,果然,说到兴致处,她就开始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身体语言非常生动,看来亲切,令人难以忘怀。
有备而来天赋演员
与学生互动以后,正式进入了采访环节,我们也随着采访进入了斯琴高娃的世界。斯琴高娃说她就是一块做演员的材料,对演戏充满了激情。为了演戏,她可以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从她一身的病痛可以窥见一斑。
斯琴高娃原本是舞蹈演员出身,但极赋表演天分,语言模仿能力更是一绝。她说任何人只要说方言,她可以立即跟着他的口音走。舞蹈训练让她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随着角色的需要而充分利用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斯琴高娃塑造了许多角色,从《归心似箭》中的玉贞,《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大宅门》中的二奶奶,《太后吉祥》中的慈禧,《康熙王朝》中的孝庄,到《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叶如棠……这个清单可以列很长。每一个角色都熠熠生辉,打动人心。有人问,这些角色当中,哪一个最有挑战性?斯琴高娃毫不犹豫地说,“每一个角色都不难。因为我是有备而来的!干任何事情,只要走心,就没有难事。”她反复强调有备而来,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原始能量
斯琴高娃从小在姥姥家长大,与姥姥生活了十年。这十年当中,她跟着姥姥、姥爷和妈妈学习唱歌、舞蹈和绘画,到田野里捉虫子玩,看着农民干农活,播种、收割粮食。这十年童真的生活可以说是斯琴高娃性格形成的沃土,培养了她热爱生活、善良的品质,以及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十三岁时,因“盅碗内蒙古歌舞团当演员。成为专业演员后,斯琴高娃要跟随歌舞团,为农民、工人等表演。在走家串户地送艺术下乡的实践中,她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了他们的不同生活形态。这些生活体验为斯琴高娃今后的人物塑造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并融入到她的生命中,使她充满了能量。这个能量使她本人充满了魅力,也使她塑造的角色鲜活生动。
知识能量
如果只有这种原始的能量,还不足以使斯琴高娃成为一位伟大的演员。从年轻的寡妇到母仪天下的太后,从村妇到时尚姨妈,她都能拿捏得精准到位,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十五岁就进入歌舞团当演员,斯琴高娃所受的正规教育非常有限。而演绎角色,却需要综合知识。斯琴高娃也坦言,“我认为自己最缺的还是一种修养,因为表演艺术本身就没个止境。演一部戏可以算划一个句号,成功也罢,失败也好,它总是会过去的。但艺术修养却根本没有尽头,影视中有人生、有文学,甚至还包括了科学,心理学,这种综合的东西不是一个演员光靠吃苦耐劳就能够获得的。”
这方面的缺陷如何弥补呢?由于知识比较匮乏,因此她更加刻苦地看书,吸收知识,古今中外涉猎很广。斯琴高娃非常欣赏丈夫陈亮生的渊博知识,把他当作师长。在他的点拨之下,斯琴高娃的艺术修养有很大的提高,她懂得了人性,懂得了历史。斯琴高娃的悟性很高,在演绎角色时,她首先是把“她”当作一个人来看,人有七情六欲,只不过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表现而已。
让角色释放能量
在塑造《归心似箭》的玉贞时,她已经20多岁了,并已结婚生子。在年龄和生活阅历上是没有差距的。为了更准确地把握玉贞的感情世界,她特地到东北去体验生活,并找到一个十八岁的女子加以研究模仿,体会东北女人的爱恨情愁。玉贞的成功还在于看惯了亢奋的铁姑娘的中国老百姓,突然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清新自然的形象时,其欣赏是溢于言表的,而斯琴高娃作为一个未受到过多政治熏陶的自然人,很完美地满足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需求。
在演孝庄太后时,她特地到故宫请专家指导,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听史学家说,“孝庄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人。”如何演绎孝庄的不可多得?斯琴高娃说,她是开国元勋,有胆识,有智慧,大气。她跟慈禧不一样,慈禧是末代的太后,有很多宫里的习气,说话都是“哼出来的”。因此在塑造孝庄时,她更多地表现孝庄的大气和魄力,但在细节处理上,她擅自加了孝庄对花草的爱怜,尤其是最后孝庄与花草的告别这一段戏,深受导演好评。
对于演《大宅门》中的二奶奶一角,斯琴高娃至今还意犹未尽,连说“很过瘾,跟做梦一样”。当时她接《大宅门》的剧本时,剧本已经改了三茬,而且郭宝昌还与剧组有矛盾,剧组面临散摊的局面。《大宅门》的成功是必然的,有好剧本,有好导演,有好演员。令她深感意外的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也那么喜欢她演的二奶奶,只要她出现,小朋友就不哭闹,“奶奶出来了,奶奶出来了”。每个角色,她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研究剧本到凌晨三、四点钟,也不觉得累,因为喜欢,有激情。每个角色斯琴高娃都要琢磨出不同的亮点出来,即使是别人演绎过多次的角色,她也要演出新意,把角色的能量释放出来。观众透过角色看到了她的真诚,也许正是这种真诚,让她格外受人喜欢和尊敬。
禅意人生
斯琴高娃说每演完一个角色,她都要把自己清空,归零,然后再重新出发。不想过去的纠结,也不思考未来会怎样,只活在当下,真诚地把现在的每一件事做好。她经历了三次婚姻,从中国到瑞士又再回到中国,中间还有过短暂的不成功的经商经历,丰富的经历也为她的角色带来了营养。她说,每一次痛苦都是历练和成长,这么多年来,她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本色,自然、真诚地面对生命和生活,始终保持了演戏的激情和执着。
这其实是很有禅意的。做每一件事就是在修禅,同时保持赤子之心。斯琴高娃信仰佛教,其实她骨子里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她说,“我看到人生中许多事情,就常常情不自禁会有一种内心感叹,甚至引起很多触动、共鸣和同情。”这与佛教的慈悲之心非常吻合。相由心生,有人说斯琴高娃长得有菩萨相,这可能是有道理的。有内心的信仰作支撑,斯琴高娃感到日趋平静,博大,甚至感觉到没有什么事儿是化解不开的。
作为斯琴高娃本人,作为妻子、母亲和女儿,哪个人生角色是她最满意的呢?她自信地说,每个角色她都用心去演,所以,她认为都做得很成功。作为妻子,她对丈夫的歉疚是无法陪在身边。当被问及是否会撒娇时,斯琴高娃忙说,“不会,从来不撒娇,也许他会希望我撒点娇吧,但我在演戏时会撒娇。”作为母亲,她自认为是合格的,不是强势的母亲,不会强求儿女做什么,对于他们的想法总是加以鼓励。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但是,我们认为,斯琴高娃淋漓尽致地做着喜欢演戏的自己,这是她做得最成功的角色。我们也欣赏她作为女人在不同角色中进行平衡的各种努力,达到了她的圆满。
人到中年
http://www.seniorstyle.org/keupload/2014-06/20140613110859_3919.jpg一朵横空绽放的莲花" />
走过六十三年的人生,她最喜欢哪个阶段呢?斯琴高娃说喜欢现在。她无限感慨地对《老派》说,五、六十岁是人生最丰富、最亮丽的阶段,这种亮丽不是涂脂抹粉出来的,它体现的是生命的色彩和厚实。何时退休?她没有想过,她会一直演戏,直到不能再演。对于中国的退休人员,斯琴高娃比较了国外的老人,认为中国的中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可干的事情也很多,国外老人相对比较清静。关键在于,要干一件事情,就要持之以恒,比如做义工,就得坚持下去。她俏皮的对《老派》的读者说:“希望你们活得更加亮丽、精彩。”http://www.seniorstyle.org/keupload/2014-06/20140613111154_1564.jpg一朵横空绽放的莲花" />
在采访当中,我们还得知,除了敬业认真外,斯琴高娃从来不摆大牌架子,常常还支持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扶持他们的事业,却不恃功劳。点点滴滴都体现了斯琴高娃的风格,她不争名和利,真诚地对别人、对自己。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污垢的名利场,她保持了善良和纯真的本色,宛如一朵莲花,横空绽放。难怪观众会如此喜爱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