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学复习3

(2007-12-03 10:19:28)
标签:

学习公社

语言学概论总复习3分类:

现代汉语专题1

五、综合分析

1.分析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说明:除⑦外,其余注的均为国际音标)

①a  前、低、不圆唇元音;

②γ  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③y  前、高、圆唇元音;

④ɑ  后、低、不圆唇元音;

⑤?  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⑥θ  齿间、清、擦音;

⑦j(拼音)  舌面前、清、擦辅音;

⑧x  舌面后、清、擦辅音;

⑨b  双唇、浊、塞辅音;

⑩p  双唇、不送气、清、塞辅音。

2.给下面的句子注上汉语拼音并列表分析音节结构

例字     声母          韵母           声调

韵头   韵腹   韵尾

我                               第三声

万                            第四声

们                             轻声

水       sh                    第三声

走                            第三声

千                          第一声

进                           第四声

山       sh                 第一声

了                             轻声

总                        ng     第三声

一                                第一声

是       sh            -i            第四声

个                             第四声

新                          第一声

情                       ng     第二声

的                               轻声

时      sh             -i            第二声

代                            第四声

3.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结构方式

秘密(并列式)    诗篇(补充式)    觉醒(并列式)    捐献(并列式)    伤心(支配式)

诚心(偏正式)    称心(支配式)    卧铺(偏正式)    火红(偏正式)    火海(偏正式)

脸红(陈述式)    热爱(偏正式)    火热(偏正式)    眼热(陈述式)    围墙(偏正式)

围脖(支配式)    围嘴(支配式)    围巾(偏正式)    围困(补充式)    围裙(偏正式)

包裹(并列式)    裹腿(支配式)    拖鞋(偏正式)    皮鞋(偏正式)。

4.分析下列词组的结构层次关系,如果是多义词组,要作不同分析,同时放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其变成单义的词组

①   发    现   了   敌   人   的   先   头   部  

|     述      | |              宾               |

|    偏      | |       正       |

|  偏   ||  正  |

发   现   了   敌   人   的   先   头   部  

|            偏            | |       正       |

|     述    | |   宾      |   偏  | |  正  |

我们发现了敌人的先头部队——我们的先头部队发现了敌人。

②   大  力  发  展  网  络  教 

|  偏  ||          正          |

|  述  ||      宾      |

|  偏  ||  正  |

③   咬    死    了    敌    人    的   

|              偏              ||  |

|      述     ||      宾     |

| || |

咬    死    了    敌    人    的   

|      述     ||         宾          |

| ||   |      偏     ||  正  |

我们的狗咬死了敌人的狗——我们的狗咬死了敌人。

④   热    爱    人    民    的    好    干   

|    述   | |              宾              |

|      偏    |      正      |

|  偏  ||  正  |

热    爱    人    民    的    好    干   

|           偏            | |      正      |

|    述   ||   宾        | ||   正   |

我们热爱人民的好干部——这位好干部热爱人民。

⑤   这     个    人    他    认    识。

|       主       | |     谓      |

|   偏     || | | ||  谓   |

5.比较下列英汉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说明其中的语法上的差异

①a.英语:He does homework。 They do homework。(英语中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有区别)

b.汉语:他做家务。他们做家务。(汉语中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没有区别)

②a.英语:He let me help himThey let us help them。(英语中人称代词作主格和宾格不一样)

b.汉语:他让我帮助他。 他们让我们帮助他们。(汉语中人称代词作主格和宾格一样)

③a.英语:I have a book。 I have seven books。(英语中名词单数和复数是不一样的)

b.汉语:我有一本书。 我有七本书。(汉语中名词单数和复数是一样的)

④a.英语:I have a black pen。 I have a blacker pen。(英语中原级和比较级不一样,后者在原级的基础上,用了“er”)

b.汉语:我有一支黑钢笔。我有一支较黑的钢笔。(汉语中,在形容词前加一“较”字)

⑤a.英语:I write a letter。 I wrote a letter。 I shall write a let。(英语中,分别用了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b.汉语:我写信。我写了信。我将写信。(汉语中,第二句后面用“了”表示“过去”,第三句前面用“将”表示“将来”)

6.变换下列句子,使它们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①我们找到了丢失的孩子——丢失的孩子我们找到了——丢失的孩子,被我们找到了——我们把丢失的孩子找到了。

②我认识这个人。——这个人,我认识。

7.分析下面句子划线部分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

①I am doing to housework.    doing表示进行体,属于体的语法范畴;

②He works hard.    works表示单数第三人称,属于人称范畴;

③She had lost her keys   keys表示复数,属于数的语法范畴;

She gave him a book.    She表示单数第三人称,属于人称范畴;gave表示过去时,属于时的语法范畴;him表示宾格,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⑤He studies better than I.     studies 表示单数第三人称,属于人称范畴;better表示比较级,属于级的语法范畴。

8.分析下列句子的言内意外情况

①女:你这魔鬼,当初我就不该与你结婚!

男:不对。近亲是禁止结婚的!(意即你也是魔鬼)

②子:妈妈,我可以出去打一会儿球吗?

母:已经七点钟了,明天你还要上学。(意即不可以出去打球)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前句暗示物毁,后句暗示人亡)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比较,不仅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设,画出了世界语言的谱系,而且还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关语言起源、语言本质的新理论,为后来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史比较语言学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哪几个分支,代表人物是谁?

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代表人物:鲍阿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哈里斯、霍盖特等。

3.语言有哪些社会职能?对人类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两个功能:一是交际工具,二是思维工具。

意义: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法沟通,彼此无法交流思想,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无法进行生产活动,社会就会因此而崩溃。可见,语言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在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特点。

5.为什么说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所谓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总之,语言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在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虱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特点。

6.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字符号以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7.语言和思维有怎样的关系?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不同于思想,是指动脑筋、认识现实的进程。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8.符号应具备哪些条件?语言和一般符号有何异同?

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从本质上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在所有符号中,语言符号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的音义结合体,有其自己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9.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运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事物?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语言具有任意性

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语言的任意性仅指语言产生时具有某种任意性成分,那时用什么语言形式表示客观事物是任意的,或者说是偶然的,但是一定的声音形式一旦和一定的意义内容联系在一起,约定俗成了,得到了社会全体成员的认可,那么它就具有强制性,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得这样用一个相对固定语音表示某个事物,个人无权更改。符号的任意性是指单个符号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方言的,符号符号的组合就不是这样任意的了,而文化证可以解释的了。

10.什么是语言的二重性?其核心是什么?举例说明。

语言的二层性指语言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语素、词、句子三级。核心是以少驭多。如汉语的底层是30个左右的音位,它们组成数千个语素,而这些语素又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11.语言层级装置的效能是什么?简要说明语言层级构成情况。

在语言这这个层组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单位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最底层的音位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个词再组成无数的句子。在这些组合中,从音位到语是最关键的,因为音位还只是形式,结合成语素后与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

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12.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有什么作用?

组合关系就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在一个结构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比如“吃”可以同“米饭、面条、馒头、东西”等组合出“吃米饭、吃馒头”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反映了人类语言单位组合的规则。

聚合关系是指语言链条同一位置上具有相同作用,互相能够的符号之间的关系。例如“吃米饭”,其中的“吃”可以用“做”替换,“米饭”可以用“馒头”替换,“吃”和“做”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体现了语言单位的功能类别,凡是具有聚合关系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的功能。

作用: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大大简化了语言系统。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而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一个句子都必须是新的组合关系,那么语法规则将不计其数,难以掌握。因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13.字母和音标是不是一回事?举例说明。

不是一回事。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i,在bi、zi、zhi中代表三个不同的音素: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国际音标是不同。

14.语音有哪些属性?什么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本质属性。

15.不同的音质是由什么决定的?举例说明。

语音中的音质决定于:发音体,要看声带振动不振动。如英语bin中的b和pin中的p声音不同,前者用了声带这个发音体而后者没用;发音方法,要看肥力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如普通话bu中的b和fei中的f声音不同就是二者的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要看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阻,口腔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如普通话lu中的u和la中的a声音不同就是因为发音时口腔形状不同。

16.元音和辅音的差别有哪几个方面?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不形成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造成阻碍;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那部分器官紧张;发原因时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因要克服阻力气流较强。

17.什么是音位?怎样确定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从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归纳出来的。可依据“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进行归纳。“对立关系”:音素之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他们的差别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自有出现的环境,他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相互替换。

18.音位置和音素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音位和音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二者的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所以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身份往往是双重的。第二,划分音素的目的是从认识语音单位的构成特点,弄清音素与音素的区别,划分音位的目的是认识语音单位在语言体系中区别意义的功能。第三,音位的划分离不开音素,要以音素为基础,一个音位实际上是对好些个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的概括。

19.汉语音节有哪些构成要素?举例说明。

三要素: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普通话“电”[TIAN]中的[T]。韵母指音节中的生母后的整个部分,如普通话“电”[TIAN]中的[IAN]。声调是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20.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纯词,什么是合成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构成单纯词的语素都是也只能是词根语素,例如“人、手、山”等。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例如“山峰、革命、大家”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语言学复习4
后一篇:语言学复习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