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话养生
(2024-02-19 19:56:04)
立春之后,一年一度的“春季”就开始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是同样的道理。《黄帝内经素问》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经过了冬三月的闭藏后,人体的阳气在春季开始生发,需要我们精心养护;春季主风,风六淫之首,春季应肝;所以春季养生的总则“养阳防风疏肝”。具体而言:起居: 要夜卧早起,动起来。衣食:省酸增甘,宜“春捂”防“倒春寒”;情志:舒缓情绪减压力。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在这个时节,气温渐暖,冰雪融化,雨水始多,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但冷空气活动,特别是北方仍很频繁。雨水养生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春捂”,避风寒。由于雨水节气气温逐渐回升,但春寒料峭,早晚温差较大,因此应避免过早减穿衣物,特别要注意脚部、腹部和头部的保暖。
2.北方防春燥,南方防潮湿。北方雨水时节天气转暖,风多雾燥,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口唇干裂等症状,应多吃新鲜蔬菜,选择平性食物,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保持身体水分和湿润。南方雨水时节气候潮湿,居室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诱发关节疼痛等不适。同时,定期清洁家居,减少细菌滋生,对预防呼吸道疾病也大有裨益。
3.养脾胃。雨水增多可能导致湿气偏盛,影响脾胃功能,建议多吃温性食物,如汤粥、山药、小米、鲫鱼等,以健脾祛湿,同时避免过热食物如狗肉、羊肉,以免损伤脾胃。124
4.情志调适。春季属木,对应肝脏,情绪波动较大,应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平气和,多与人交流沟通。
5.适量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慢跑等,有助于升发阳气、打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6.饮食清淡。选择温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刺激胃肠的食物,有助于脾胃健康。
7.起居保养。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适当增加衣物,根据天气变化调整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