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迢迢牵牛星》教学问题设计

(2020-04-17 10:25:05)
标签:

《迢迢牵牛星》

教学问题设计

分类: 语文课堂
《迢迢牵牛星》教学问题设计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的取材有什么特点?诗歌表现的主人公是谁?
    这首诗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不是现实生活。诗歌表现的主人公是织女。
2.根据诗意给这首诗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第一层(前两句),描写向天仰望所看到的银河两边的牵牛织女二星的景象。
    第二层(第三句至第六句),描写织女织布时悲伤痛苦的样子。
    第三层(最后四句),慨叹织女虽然与牵牛仅一水之隔却不能相见的悲惨处境。
3.这首诗中的织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一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第一问:诗中的织女是一个因为与牵牛不得相聚而无限悲伤痛苦的仙女(思妇)形象。
    第二问:第三至第六句直接描写织女的行为和神态,织女虽然织着布却因为伤心泪落如雨,一天都织不出一整匹布。最后四句通过写作者对织女处境的慨叹,从侧面突出织女遭遇之悲苦。
4.诗歌为什么要塑造织女这一神仙形象?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创作于东汉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不休、亲人离散,这首诗就是这种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诗歌塑造织女这一神仙形象,是借助传说中其与牵牛分离不得团聚而无限悲苦的处境,含蓄表达对现实中人们因动乱而夫妻离散的深切同情。
5.这首诗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突出特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第一问:叠词的使用。
    第二问: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如“皎皎”突出了织女星明亮洁白的特点,“脉脉”突出了织女深情凝视牵牛的神态。增加诗歌的韵律美,使诗歌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语言口语化,显得朴素亲切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