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简析
(2015-06-28 12:50:26)
标签: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简析 |
分类: 诗文赏析 |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简析
河南灵宝实验高中
说明:此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作为一位边塞诗人,岑参曾两次从军边塞,第一次是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掌书记;第二次是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幕府判官。这首留别诗,当是诗人第二次从军边塞,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即将远赴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时所写。
诗歌前三联均非实写。首联和颔联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听闻中的北庭之苦寒:雪飞连年,春风不到,汉使难见。颈联想象前往北庭的路途:伴着青山经过武威,踏着白草通向疏勒。为押韵之便,诗人将此联的上联与下联调换了顺序。这两句既用“青山”与“白草”高度概括了由内地到边塞一路上环境逐渐恶劣的变化,又用“过”与“通”表现行速之疾。这三联表面意思虽然容易理解,但其作用是什么,仅从这三联看却无法得知,需从尾联求解。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情感。“敢”是“怎敢”的意思。这两句是说,为王事尽力怎敢在路上迟缓,即使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只是暗中在梦里回乡与亲人团聚。显然,此联主要是在表达自己勤于王事的忠心,虽然诗人也说自己会“私向梦中归”,实则却是在反衬自己以王事为先的决心。有了尾联,我们即可明白前三联所写的内容都是在为此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铺垫。颈联写行速之急是诗人尽心王事的具体表现,首联颔联描写边塞之苦寒则是在反衬诗人的耿耿忠心:虽说边塞如此之寒冷,环境如此之恶劣,但为了王事仍急速前往,不敢稍有犹疑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