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之学情分析
(2013-12-06 21:13:53)
标签: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情分析教育 |
分类: 文言文阅读 |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之学情分析
一直以来,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虽然如此,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仍然普遍较低,其具体表现是对文言文读不懂,因此,文言文阅读题的得分也不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相当一部分学生文言实词积累不够,或虽有一定的积累,但是死记硬背,不会结合语境判断其意义;
(2)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各种类型的倒装句、省略句)与各种词类活用现象,虽然我们在平时的将其作为教学中的重点,但很多学生并未真正理解;
(3)学生平时所学的文言文以散文、议论文为主,而高考考的是史传类文章,两者有较大不同,学生缺少一些读懂史传类文章必须的古文化知识。
二、2009~2011年,我省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答题情况:
表一:2009年
试题 |
正确选项 |
满分 |
平均分 |
难度系数 |
区分度 |
实词含义 |
D |
3 |
1.60 |
0.47 |
0.20 |
筛选信息 |
D |
3 |
2.70 |
0.90 |
0.35 |
概括分析 |
C |
3 |
1.72 |
0.57 |
0.32 |
翻译 |
|
10 |
6.59 |
0.66 |
0.61 |
2009年文言文阅读平均得分12.61分,得分率66.37%。
表二:2010年
试题 |
正确选项 |
满分 |
平均分 |
难度系数 |
区分度 |
实词含义 |
B |
3 |
0.76 |
0.25 |
0.94 |
筛选信息 |
B |
3 |
1.33 |
0.44 |
1.00 |
概括分析 |
C |
3 |
0.59 |
0.20 |
0.73 |
翻译 |
|
10 |
5.03 |
0.50 |
0.59 |
2010年文言文阅读平均得分7.71分,得分率为40.58%。
表三:2011年
题号 |
A(%) |
B(%) |
C(%) |
D(%) |
答案 |
分值 |
平均分 |
难度系数 |
4 |
28.35 |
33.61 |
37.21 |
0.83 |
C |
3 |
1.13 |
0.38 |
5 |
26.03 |
13.44 |
9.93 |
50.59 |
D |
3 |
1.5 |
0.5 |
6 |
13.54 |
17.56 |
16.59 |
52.31 |
D |
3 |
1.61 |
0.54 |
7 |
|
10 |
7.33 |
0.73 |
2011年文言文阅读平均得分11.57分,得分率为60.89%。
表四:三年对比
年份 |
文言文平均得分 |
得分率 |
全卷得分率 |
2009 |
12.61 |
66.37% |
66% |
2010 |
7.71 |
40.58% |
60% |
2011 |
11.57 |
60.89% |
65% |
根据三年来我省考生文言文阅读题的答题情况,可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文言文阅读题三年的平均得分为10.63分,得分率为55.95%,得分率较低;
(2)在四道小题中,实词含义辨析题和概括分析题得分率相对较低。
学生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文言文有畏难情绪,答题不看原文,完全靠蒙。
(2)相当一部分学生文言知识积累不够,要读懂原文有难度。
(3)缺少必要的答题技巧,不懂或不会结合语境解答试题。
三、备考措施
同其它体裁(如诗歌、小说、人物传记等)文章的阅读一样,文言文阅读的关键也是读懂文章本身。就高考文言文来说,所谓“读懂”有两个层面的要求:就整篇文章来说,能读懂大意;个别词语和句子能准确翻译。要具备这种能力,学生要积累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不限于课程标准附录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还包括在史传类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文言实词),要理解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掌握一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古文化常识(如年号、官员的官职等),还要具备根据语境准确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在高三的文言文复习备考中,要在这五个方面下功夫,其中,尤其要强化学生文言实词的积累意识,训练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在高考时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懂文章本身。
具体备考建议如下:
(一)课本复习,要注意两点:
1.文言实词的整理,不能只重视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用法,而要把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作为重点中的重点;
2.词类活用现象、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的复习,关键不在死记硬背,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整理,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明白其中的规律和道理,使其能根据语境作出准确判断。
(二)重视考试与训练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1.每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都要让学生做到句句字字能准确翻译,并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一篇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些史传类文章中经常出现的实词),要让其整理到本子上。
2.对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有助于学生读懂文章必须掌握的一些古文化常识(如称谓、纪年、官职等)要重视,需要时,要给学生讲一讲;
3.要结合试题,教给学生必要的答题技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具体的答题技巧,在下一部分的典型案例中会详细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