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五、打高尔夫的关键:挥杆的意念

(2008-03-29 22:38:55)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尔夫知识
  绝大多数的高尔夫好手皆依照挥杆意念(swing idea)做出挥杆动作。例如握杆时的力道犹如握住一只小鸟不让其受伤,也不让其飞走。上杆顶点,右手肘必需呈端盘状。击中球时,身体重心50~55%落在右脚的内侧。诸如上列的挥杆意识皆称为挥杆意(swingidea)。我们知道一个挥杆动作是由瞄球(Address)→上杆(Back swing)→曲腕(Cock)→上杆顶点(Top point)→下杆(Down swing)→击球(Impact)→送(Follow through)→收杆(Finish)等8个环节串联而成。每个环节都有许多意念来构筑;再加上推杆的意念,短切球的意念,打沙坑球的意念,避免右曲球的意念,下坡球的意念.......等不胜枚举。仔细一算挥杆意念(swing idea)肯定超过千个,而较重要的挥杆意念也起码有200多个。


  挥杆意念非常重要。看到这里想必有人会说,一个挥杆动作从头到尾的时间不过1.5秒左右,那里有余暇去兼顾200多个意念,实在太难了,干脆不要学算了。殊不知当我们将正确的意念融入挥杆动作中,再将此挥杆动作练成自己的肌肉记忆(Muscle memory)后,就不需要意念而做出挥杆动作,能做到心如止水、无意念的挥杆击球才是高尔夫的最高境界。而一般业余球员还是需要挥杆意念来帮助挥杆,但是每次挥杆只能心中存有一项挥杆意念即可。每次挥杆的意念过多会时造肌肉僵硬、无法专心及犹豫挥杆。


  挥杆意念(swing idea)源自1.外界或自我摸索感受而来的意识。2.看书、影片或教练所教的认知作用而来的意识。此两种意念来源对高尔夫的进步速度有很大的差异。自我摸索的人常常断章取义,练错了方向而不自觉,走了冤枉路不说,如因此造成运动伤害才真是划不来。到头来有些人放弃高尔夫;有些人从此认为打高尔夫嘛,达到运动效果就可以,不必太认真;有积极决心的人就从头学习,非学好不可。但是改动作常常比学动作辛苦许多,有道是白布染黑快,黑布染白─很慢。


  一般球员的挥杆动作常常夹杂多项错误的挥杆意念,造成晋级的瓶颈。此类球员如果到练习场,请专业教练在短短几节课的教学中要获得明显的改善是相当不容易。我们知道,当矫正一个严重错误的挥杆意念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忽然变成完全打不到球。但是只要经此过渡期,就可海阔天空,无止境的进步。心态较为保守的人,认为只要稍稍有进步即可,不愿意做大幅度改变。如此,短期的改善不是永久的,对长期来说势必还会遇到另一波段的瓶颈,所谓治标不治本。而一位优秀的专业教练,就会依球员的目标心态及体能状况来决定高尔夫教学进度快慢、先后顺序及教法。


  其适用性因人而异。当我们决定进入高尔夫的殿堂时,应该先有的认识是,二位高矮、胖瘦一样的球员,其挥杆姿势会依柔软度及上下半身的长度比例不同而明显差异。所以很少有两位球员会有一样的挥杆姿势。专业教练要教的不是他自己本人的挥杆意念或挥杆姿势,而是要替学员找出适合他自己的挥杆意念及挥杆姿势才对。


  举例来说,90%的职业选手都是以腰先激活来带动身体旋转挥杆,但是这对业余球员而言,常常是腰过快、球右曲的失误。一般以差点12为分界点,差点12以外的球员,应该以手先激活下杆(Down swing)带动身体旋转而完成挥杆动作。差点12以内的高手,则应该学习以腰先激活来带动身体旋转挥杆。这样才能循序渐进、事半功倍的享受高尔夫。


  高尔夫是终身受益的运动,它可怕的地方是,在每次的练习中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它迷人处,是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成就感;所以高尔夫值得也需要下功夫研究。正确的挥杆意念是进步的快捷方式,自我的揣测摸索学习是下策,经由专业教练的正确传知,才是最迅速便捷的高尔夫学习法。


铁杆50-75码技术三要点:

  喜欢看高尔夫比赛的球友可能会发现,即使一个职业球手将球开入长草区,然后他还能一杆救回球道,然后第三杆攻上果岭,之后一杆推进洞而能够救par此洞。

  那么,我们也是经常将球开入长草,但救回球道之后是否能够

  一杆攻上果岭,然后救par呢?对于很多短距击球技术不熟的球友来说,很可能成绩就是伯忌、双伯忌。我们跟职业球手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吗?其实这在于身处这种糟糕状况,不让它伤害到自己的能力是否具备。

  也许很少业余爱好者能够像职业球手那样打出又长又直的远球,但在100码以内,我们应该也可以做得很好。当练好短距击球技术,那像以上所提状况,则不会打出伯忌球了,至少不会双伯忌或者三伯忌。

  其实,很多业余爱好者面对50-75码的距离,还是十分的困惑。他们通常采用许多不同于全挥杆击球技术使用的方法,想击出更准确的落点和距离。但是这些改变导致了更多的失误。其实,这些短距击球也应该像全挥杆击球那样容易做到。全挥杆击球也就是起杆时,手尽量往后方伸展,上杆时使杆头指向果岭方向,球杆大体与肩平行的打法。


击球准备

  短距击球技术的击球准备应该跟全挥杆击球类似:双脚线与目标线平行,双膝弯曲,从臀部开始向前弯腰,保持背部平直,双臂自然从肩部下垂,较轻的握杆压力,唯一的改变就是站位应该稍微的窄一些,但仍然应该大致与肩同宽。

  球位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果需要打出高球,而不需要太多的滚动,球应该在站位中间;低飞滚动球,球则应该靠后,不过仍然应该在右脚的里面。


距离控制

  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许多业余球友通常都是采用全幅的后挥杆,但下杆时不再像全挥杆击球那样加速,以此来控制距离。这种方法是很难对距离进行控制的,而改变后挥杆的幅度则更容易控制球杆。后挥杆幅度越小,当然球打得越短;后挥杆幅度越大,球就打得越远。以这种合适的后挥幅度,我们必须让杆头加速,至完成一套全动作,即完整的送杆。很多人的错误就是大幅度的后挥,而很短的送杆,或者根本就没有送杆,杆头在击球之后就停了。

  技巧的重点就在于,所有动作都像全挥杆击球一样,仅仅是后挥杆的幅度小一点罢了。


充分练习

  当然我们需要大量的练习来提高水平,而且也是十分容易做到的。当我们在练习场的时候,不要老是练习木杆和长铁,至少要花25%的时候来练习这些短距击球技巧。试试向不同的目标(旗杆、草地污点、沙坑)击球,当然目标就是让球着陆的那个点(不包括滚动)。击出两个球后换一个目标,这样能够让你有击出不同距离的不同感觉,而不需要依靠码数牌。如果练习方法正确的话,那么你对方向和距离的控制将得到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