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03月13日

(2016-03-13 15:47:39)
标签:

武夷路

山东、薄饼、早餐

分类: 散文

        记得是前几年去非洲,在迪拜转机的期间,由于时间较长,无事可干,正好吃了墨西哥卷饼,于是想到了我家门口的山东薄饼,写下了这篇文章,存在手机也忘了。正好这天查资料看到,翻了出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早上我家对面出现一个卖山东薄饼早餐的小摊贩,刚开始是个外乡的小伙子,朴素的外表,腼腆的表情,摊位就随便设置路旁,还未开门的小店门前,一个简陋的炉子上搁着一块圆形的平钢板,旁边搁着一个木桶,里面是已和好的面糊,木桶一半的盖上放着已做好的被称呼的“脆饼”,一种油里炸脆的薄饼,和各种配料,刚开始记得只有几样,现在为迎合各种口味,已包括葱、酱、香菜、榨菜末、鸡蛋以及自制的甜蜜酱和辣酱等等,制作时,舀一勺面糊在铁板上,用木制推手快速在加热的铁板上摊成一张薄饼,敲上一个鸡蛋,涂抹上酱料,撒上配料的碎末,裹上“脆饼”或油条,就成为一个山东薄饼的早点。

这种山东薄饼从一开始就吸引着我和我全家,外酥内脆,各种细末在口中咀嚼时混合独特的味道,也不是说它有多好吃,最主要相对干净,而且物美价廉,最初是二块钱吧,过了这么多年也只有三块五,多年以后在一集的《舌尖上中国》中,我看到了正宗的山东薄饼,一张很大的薄饼,切成几份后,裹上山东大葱和酱料一起吃。这里的山东薄饼已经有所改变,符合我们当地的口味。我早上上班去前,家里没啥吃的,就会去买上一份,带着路上吃,有时候,周末,也会多买几份带回家,当作全家的早餐。这样一晃好像有十年左右,这十年间,路边小店不停地改头换面,而这山东薄饼德摊贩始终在那,成为我们这条街我认为比较有名气的早点摊,而摊主也从原来腼腆的小伙一个人,变成他和他媳妇二个人轮流主持,后来出现他们的孩子,一个可爱小女孩,再后来只看到他媳妇,听说小伙子在其他地方盘了一个小店,没空来,小女孩也已长大,有时候学校放假回来帮忙找找零钱,前几年,他们有了第二孩子,摊位旁时常会有一个坐在推车小男孩,咿咿呀呀,此时他们也已盘下摊位后一个小店,正式加入固定摊位,早上还是买山东薄饼,中午和晚上卖串串烧小吃。这十年间,我不时吃着这山东薄饼,也目睹他们一家的变化和发展,虽然我没有和他们说过几句话,但可以肯定他们也认识我,有时候买的时候会点头打声招呼,可能我们会永远不知道双方的名字,但无关紧要,我们都知道,我们都在这条街,都在这个城市里,他们也早已融入我们这个城市,成为我们城市的一份,他们靠自己默默无闻的辛勤地劳作,在改变他们自己同时,也在改变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城市从以前只说“侬好”“沪语的一个城市,变成一个掺杂着各种方言,南腔北调的大熔炉,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再给城市带来繁荣的经济,也带来各地的文化和美食,我们在感叹城市多样性的同时,担心本地文化和文明的受到的冲击,就拿简单的早餐来说,我们已没有以前上海滩正宗味的大饼油条早点,与本地早餐一起正在消失的还有当地文化、建筑、生活习惯等,如果不及早对本地的文明,包括饮食等等进行有意识的保护和传承,可能若干年以后,所有的全国的大中型城市都一个样,没有鲜明的文化和特色,大家都吃着同样的沙县馄饨、兰州拉面和同样的山东薄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