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浙江龙泉自驾游(一)

(2008-10-07 12:23:09)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在浙西南边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泉山(凤阳山)的脚下,有一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它就是被誉为“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香菇灵芝之乡”的山水古城——龙泉市。大自然的开工雕琢,赋予这块土地挺拔峻秀的群峰,苍茫碧绿的林海,瑰丽奇巧的佛光,清悠明净的江水···历史的智慧,孕育出这秀山丽水之间丰富的史迹。历代的窑址、剑池、庙宇、遗物和古民居比比皆是,成为龙泉沧桑的翔实而珍贵的历史印证。龙泉,因剑而得名,凭瓷而生辉。

    我们一共四辆车,在莘庄收费口集合,早上六点从上海出发.走沪杭高速,清晨没有什么车子,但大卡车、集装箱车还是很多,由于没有看清,路过了杭州绕城高速,所以走了一点弯路,后走杭金瞿高速,到金华休息了一下,金华休息站很小,也许是28日,也没什么人,我们接着又走金丽温高速,此高速2005年底竣工,号称桥隧之路,驱车在金丽温高速公路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路过去,有数不清的桥梁与隧道。整条金丽温高速公路上,桥梁的里程有70多公里,隧道的里程超过40公里。由于桥隧加起来的路程有110多公里,所以有交通专家将此条高速公路称为“桥隧俱乐部”。路上也没有什么车子,一路狂奔,此高速隧道很多,没隔多少就有一个,弯道也很多,开不快,基本上在120~140,按照导航仪,我的还是天行者2008版,应该是在丽水站下,要走一段省道,但下了收费站一问,他们告诉我掉头可以接着开,直接到龙泉,于是我们付了170多元,上海到丽水,重新掉头上高速,就是地图上有一段没有高速那段,估计现在已建好了,可以直接上丽龙高速了,丽龙高速是2007年竣工,60几公里路程到了龙泉.丽龙高速公路也到头了,一路上停停走走,12:30到达了龙泉市,总共有六百多公里.

国庆浙江龙泉自驾游(一)

    我们很早就联系了龙泉当地的饭馆,是当地比较有名的,就是在进龙泉市的一条路上,叫安仁鱼头馆,没开多少路就找到了,一看周边都是鱼头馆,因为当地有个水库吧,盛产鱼,鱼是一般的青鱼,味道可以,最主要是新鲜,汤里放着当地一些野菜,味道独特,特别想推荐的当地一种象我们吃的年糕东西,他们叫黄糕,很糯很好吃,以后我们每到一处,必点此菜,当地没有什么荤菜,但蔬菜是绝对的好吃,什么黑木耳,茄子....,吃完一结帐,我们十四人,一共三百元.

国庆浙江龙泉自驾游(一)

    吃好饭,已是下午二点钟了,我们等原先联系好的地陪,准备出发到我们今晚住宿的宾馆,由于宾馆位于龙泉山顶,本来想自己开上去的,还好没有自己开,因为下午正好遇到台风"蔷薇"来临,这是后话以后再说,别看龙泉是一个小城市,唯一的印象就是街上到处是人和车,而且杂乱无章,等来的地陪是个女导游,远看人得还可以,近看满脸的青春豆,导游让我们等一会儿,说上山的车要四点种到,带我们到一个龙泉宝剑厂,本想不去,以为又是推销东西,但闲着无事,就去了,一到那里,这场规模到挺大的,而且造得古色古香,厂里没有什么人,但有一个一个手工作坊,铁匠都在干活,看上去是做剑的一道道工序,而且全部是手工制作,从导游介绍略知,好的宝剑要不断地锻造、打磨、淬火,而且剑身布满花纹.

    兜了一圈,又到厂里的博物馆去看了一下,有唐剑、汉剑、长剑、短剑、日本剑等等,最好来到商店,从及十元的小刀到几万元的镇馆之宝都有,我看到一把剑,样子可以,就买了,猜猜多少钱,等一会儿再揭开密底.接我们上山的车到了,我们把自己的车开到一个停车场,5元/天,很安全,我们就开始整装出发上山,什么都拿了,就是忘了拿一样东西,这可害惨我了,什么呢,也在下面再叙.

 

国庆浙江龙泉自驾游(一)国庆浙江龙泉自驾游(一)国庆浙江龙泉自驾游(一)

国庆浙江龙泉自驾游(一)

 

   我的龙泉宝剑还可以吗?,多少钱?一百元整,哈哈哈!!真便宜,买吧水果刀还不止这价钱,所以我本来没打算买,一听这价钱就毫不忧郁买了下来,好像整个团队就我一个买了剑.好剑啊.!###$%@#@@F&^$$

 

 

    龙泉山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主峰黄茅国庆浙江龙泉自驾游(一)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与云贵高原相识,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松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目前已开放龙泉大峡谷、荒野山庄、绝壁奇松、七星潭、黄茅尖、瓯江源等六大景区。那奇松异石、深潭飞瀑、云顶佛光和上千米高的自然天成的龙泉大佛无不给人以震撼。

    车沿着龙泉到黄茅尖山顶的盘山公路前行,天色渐暗,山路二边是漫山遍野的树木,迎面是扑鼻而来的清香,耳边回响的是山鸟的鸣啼,远处乌云翻滚,风声渐起,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到达吃晚饭的农家乐已是小雨点点,山风吹在身上已是凉起逼人,想在我要说我刚才忘拿的东西了,想必大家也已猜到,我把从上海带来的唯一件不是夏天穿的外套拉在山下的车上了,吃饭的时候在室内,我就开始吃不消了,还好,一顿合口的饭菜下肚,也暖暖身子.在深山茂林中,有农家小店,四方来客路过,小憩于此,店家拿出美味佳肴招待,有朋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想以后年纪大了,可以在山中开个饭店,在山中修行养身,又时常能可和远方的来客说天论地,哪该多好啊!

    吃完晚饭上路.山中已笼罩在浓浓的雨雾中,在山路上已不能看见五米远的东西,车厢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默默希望快点到宾馆.还好,很快我们就到达了宾馆,风雨已一扫我们的雅兴,一下车我们就直奔我们的房间,顾不得细看一下我们下塌的住地,洗刷好躺在温暖的窗上,"温暖"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是这里一个特色,每张床上都铺了个电热毯,这电热毯无意是这店家最精妙的主意,一是可以驱除被褥的潮气,二是可以温暖身体(废话),但试想在这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听着窗外林中风雨声,躲在温暖如春的被褥下,那时一种多有诗意的美好的情景啊!

    寒数夜来风雨声,叹息花落知多少

   接下来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