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推开窗户,迎鼻的是沁人心脾的"山香"(首创,意
思是山里的味道),印入眼帘的漫山遍野的"山绿".吃早饭的时候,我才细细观察了我们住的地方,它应该叫"绿野山庄",景区坐落于龙泉山海拔1500米处,是集客房、会议、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四星级标准的宾馆。那缓缓转动的水车、古堡式的天象台、怪异的树屋、原始古朴的建筑,构成了一幅浓浓的独特的北欧山地风情。我们来的这一天房价是三百五十元,听说明天就是五百多元,上山时和我们说都定满了,否则我们可能再住一个晚上,但我看好象人不多,也许是台风的原因吧,都不来了,在宾馆的超市里我兜了一圈,发现又有卖龙泉剑,但我看都没有我这把好,同时我也和卖剑的再了解一下龙泉剑的历史.
龙泉宝剑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于龙泉秦溪山麓冶剑,《百越先贤志》载:欧冶子“凿茨山,泻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代讳“渊”,改名龙泉。龙泉宝剑由此名扬天下,龙泉亦成为宝剑之代名。自欧冶子之后,龙泉铸剑技艺递代相传,逐步形成“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在历史全国性武术器械评比中独占熬头。
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是龙泉剑业的祖师。古时剑鞘为兽革所制,那时要选用一剑击中的麂、獐、山羊的皮革制鞘,认为这样出阵作战才吉利。清末明初,剑鞘改用珍惜名贵的花梨木制作。采用花梨木时有独特的习俗,先在农历正月初三选好树,用红纸围帖树干,以三牲祭祀山神,到农历五月初五午时,方才动工砍伐。这一吉日系祖师欧冶子炼就第一把好剑的日子,有吉祥之兆。
有了龙泉宝剑,还要知道它的由来,龙泉剑我已挂在我家墙上,虽不能起到镇家安定,但总可以借借先人之气,避避邪气,没事我也拿出了,挥刀几把,抒发豪情.
我在商店意外的发现可以出租雨衣,而且还是世界名牌"Colombia"(当然是大兴的),但总可以防点风寒的,一问,20元借一次,太好了,我总算可以保暖防寒了.我们搭坐了景区的电瓶车,15元/人,车在每个景区停靠,随便上下,由于下雨我们放弃了几个景点,龙泉大峡谷景区,七星潭景区,只去了瓯江源景区,瓯江源景区距绿野山庄约4公里,八百里瓯江发源于此,有高山草甸、小天池等著名景观。春暖花开之时,
遍地漫谷的小花,星星点点,漫没于千顷草甸之间,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金秋时节,你可领略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那瓯江之源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泓碧水,犹如天池落人间。全程游览约1小时。
景区就我们这一行人,台风估计已经到来,风声很大,雨倒还可以,有时感觉人也被吹走,虽是这样的天气,但也别有一种味道, 我还录了一段风声,等我有空再放在播客上,左面照片是小女,下左是一个景区连接天桥,下右是景区特有的一种裸树.


上午的景区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乘电瓶车回宾馆吃饭,在宾馆吃饭肯定是比外面要贵一点,但也没有办法,外面风雨交加,还是老实一点吧,饭厅装饰很有特点,到处是木饰,显示出域外北欧风情,见上图,中间还有一个风车,这老板还是有点文化底蕴的,在这浙西偏远山区,还有如此建筑,应该是不错的.吃饭已没有原先的新奇感,当然我们也点了以前说过的"黄果",但已没有第一次觉得那样好吃,冲冲地吃好饭,有一部分人已放弃了下午的景点,呆在宾馆内,退了其他房,留一间放行李,其他人去了绝壁奇松景区,就在宾馆后面的小路走过去
.
绝壁奇松景区紧邻绿野山庄。沿途可见千仞绝壁,万棵苍松。游人处处涉奇惊险,妙不可言。这里是观云海、赏雾凇的绝佳去处。主要景点有绝壁云梯、聚仙岩、观佛台、万松屏、三友松、长寿崖等。现有环行游步道1.6公里,全程游览约2小时。这有黄山松,此松因黄山出名,但这里黄山松没有黄山的千姿百态,基本上都是笔直的,没有黄山的秀美,但从绝壁上外挑的步道还是让人不能忘怀的,一边是峭壁,一面就是万仗深渊,在风雨中我们走过,到了我们和绿野山庄告别的时候,其实我们不知道,以后等待我们的是更为艰苦的路程.
下了山回到龙泉市区,也就是我们的停车场,奇怪市里好象就没有下过雨,车上很干净,而且是晴空万里,山上山下两重天啊,我们整理一下东西,我终于穿上我带来的御寒的衣物,准备出发去我们联系好的下一个目的地---南尖岩,由于没有做好功课(我是说没有好好研究路程),后来给我们带来痛苦的回忆.
接下来再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