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台湾故宫博物院(2011年)

(2013-10-29 10:35:36)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感
参观台湾故宫博物院(2011年)

    今天中午,黄亚玲的台湾朋友吴保华与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陪我逛了故宫博物院,看到了怀素草书《自叙帖》、米芾《蜀素帖》、黄庭坚《寒山诗》的真迹,非常震撼。看完真迹以后,再到故宫底层看现代技术的影印本,即使是价格非常昂贵的影印本也不能与真迹相比。
    《蜀素帖》我读的多是纸本,与绢本上的字个个饱满、立体、丰神秀骨,英姿勃发的活灵状态比,相差难以道理计。以前我比较看轻《蜀素帖》,认为过于轻薄、寒单,且乏神采。看了真迹之后,远不是这样的。《蜀素帖》真迹的后面有很多大家跋语,其中董其昌的跋语表现出深受米芾《蜀素帖》影响的痕迹。由此可见《蜀素帖》夺人之意,移人之魂的巨大艺术感染力!
    《寒山诗》的真迹也非常好,然平时没有临过,缺乏真切的体会,故难以比较。怀素的草书《自叙帖》以前只看过局部的纸质印刷品,印象不深。再加上目前对草书还缺乏基本的认识,不敢评价。但从真迹来看草书,作者的心情、意志、精力的变化非常明显,这与一些现代书法作品长卷均衡、工整的样态比,可以看出怀素的性情。
    王羲之《丧乱帖》的唐人摹本亦极珍贵,唐玄宗的书法作品亦不错,然后面的几个字败笔较明显,前半部与中间写得还不错,中间有几行流露出深受王羲之影响的痕迹。而后面的跋语(记不得是谁写的,好像是赵孟頫)完全不受唐玄宗的影响,这与董其昌题米芾《蜀素帖》的情况大不相同。乾隆皇帝没有在这些作品后面再加御笔,完全不像他在很多名画上乱题。大约是他震摄于这些大家的作品的神韵,以免丢人现眼吧!我看乾隆在很多名画上题签,就想到他仿佛是在对过去的艺术家精神进行强奸,特别恶心!他那种毫无灵气,徒有其形、充满着庸俗气而冒充风雅的破字,根本称不上是书法。
    此次展出的宋、元的名画颇多,可惜不懂如何欣赏国画,只能看看而已。但文同文与可的一幅中堂竹图,让我见识到文同画竹风采的一角。此幅画让一枝竹涨满整个画面,构图是从左边呈乙字形伸开,然后又各向两边分开,使整幅画充满着一种张力!竹枝圆润、遒劲有力,竹叶饱满,生机勃勃,与郑板桥那潇潇洒洒的竹子非常的不同。文同画竹当然太有名,可惜对他的竹画看得少,无法评价。吴昌硕的石古文雄强有力,何绍基一幅中堂像斜风细雨状,颇有情致。沈周的一幅隶书也颇有特色,另外还有一些碑拓,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碑》,因时间关系,都没有来得及仔细看。这次最大的收到是看到三幅名家真迹,终身难忘。我想历代书法大家对历史大家、名家真迹视如生命,可以理解。(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