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疫情过后,你最想做什么?很多人想到的是美食。“在家自闭这么多天,我真的好想念石锅拌饭、烤冷面、coco喜茶,一点点炸鸡烤鸭叉烧寿司刺身小丸子辣条香干三明治……”“好久都没和朋友一起聚餐,想吃热干面很久了,想念大街小巷的美食,想念妈妈做的饭菜,还想念武汉的过早,等疫情过去这些都会有的!”
疫情当前,少出门、在家吃、多锻炼,增强免疫力,才是我们的当头大事。
春天已经来临。春日向来是好时节,但“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春季往往也是流感瘟热易发时候。而我们传统家庭餐桌上流传已久的那些春日食补佳肴,一方面是犒劳我们的胃,同时也是提高我们的免疫力,为抗疫最终的胜利助力。
让我们不辜负春天,好好吃饭,多多锻炼,提高免疫力,迎接战役之春的到来吧!
春日美食:提高免疫力,坐等战疫之春
胡杨
大年初七上午10点多从缅甸旅行归来,我最想吃的是豆芽和菠菜,心想:来一碗热汤面吧。放下行李,戴着口罩立刻去超市。因为疫情,超市人很少,东西却很丰富。买了牛腩,还有菠菜、金针菇,以及绿豆芽、黄豆芽好几袋。回家炖一锅牛肉,中午牛肉面,晚饭咖喱牛肉饭。
肉汤加少许牛肉,下面条,菠菜和绿豆芽以及金针菇镶嵌其中。端起饭碗的那一刻,顿觉人间值得,疫情必克。
今年的春天来得有点残酷,幸亏有美食相伴。
食补秘诀:提高免疫力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明白——最佳防疫良药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春天的美食,总是洋溢着清新、健康的气息。与秋天的“囤积脂肪”相反,春季进补讲究的是“清新自然”。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但也有“百草回芽,百病发作”之说。其实中医治疗瘟疫的历史非常悠久,很多时候方法也十分简单。比如春节期间家家都吃的饺子,诞生之初最根本的使命就是为了抗击流行疫病的。东汉时期曾经出现大面积伤寒类传染疾病,于是为官一方的医圣张仲景发明了饺子(最初叫做“娇耳”),医圣将药物与性质温热的羊肉混在一起,装入饺子,通过食疗帮助难民战胜寒疫。
利用食物的寒、热、温、凉,酸、甜、苦、辣、咸(中医称作四气五味)来调节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人天相应。这种饮食方法,道家称之为“食其时,百骸理”。
所以所谓的食补,其目的就是“提高免疫力”。主要靠的是蛋白质与维生素的补充。对于日常饮食来说,搭配均衡、种类丰富,远比一味地“吃好的、吃很饱”要来得健康。牛肉、鸡蛋、牛奶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健康丰富的蛋白质;五谷杂粮等粗纤维相对精米白面,能带来更全面的铜、铁、锌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南瓜、菠菜、豌豆、苹果、西红柿等蔬果富含维生素c与b族,对于皮肤、血液甚至人的心情平静乐观都有很大帮助。
疫情之春:这些美食不可辜负
多吃豆芽,说好的春卷呢。
最近看到朋友都在发自己生豆芽的照片,其中一个说:“这是亲生的绿豆芽。”哈哈。小时候我们家家户户都会生豆芽的,而春季美食之最春卷,其中最缺不了的也是豆芽。
中医认为春天的时候,人体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而且,春天的环境变得湿润,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个时节多吃春季发出来的豆芽,有健脾化湿,从而生发阳气的效果。
记得立春那天看杭州女友发道:“小时候吃春卷,总是会问,为什么没有夏卷秋卷冬卷呢?我妈说,最地道的春卷包的是地菜,地菜是春天才有的菜呀。”
春卷的准备前奏:豆芽,香葱,胡萝卜,鲜肉清炒;若能加入春季特色地菜,芥菜、竹笋就再好不过了;将馅料横放入春卷皮,包好,油煎。
其实我每年春天都会回老家,最爱的就是妈妈做的菜盒子。里面是豆芽、豆腐丝、胡萝卜丝、火腿丝、虾米和野菜……那是春天的味道,也是妈妈的味道。
2月16日周日上午,我和在豫南老家的老妹、老妈开通视频聊天,老妈说她正在烙菜馍。我说老妹你回去吃吧,老妹说小区封闭,不能走动。结果是我们两姐妹只能望“馍”兴叹了。
多吃竹笋,腌笃鲜好吃不难做。
咸肉+春笋的组合是指数爆炸级别的鲜美。今年春节前,云南临沧的莉莉寄来两大盒腌肉,她说是“前年自家养的猪做的,没有猪瘟,放心吃吧”。那一刻特别感动。
而更感动到还是这些不能出门的日子,这两大盒子腌肉,炒蒜苗、炖汤,救了很多急。
以前吃腌笃鲜,觉得我不可能学会做,后来才发现其实不难——五花肉切块,咸肉切片,春笋、葱姜切快段,加料酒煮开。生抽、老抽、盐、白糖,就能激起竹笋最本身的鲜味儿。再加上百叶结,那滋味真是美妙。
多吃山药,上午“甜”来下午“咸”。
春天吃山药也是极好的养生选择。因为老公家在焦作,在温县有亲戚,所以我们家每年11月底都会买几箱铁棍山药,能吃到来年3、4月份。
无论是山药、枸杞、红枣、银耳、冰糖甜汤,还是排骨山药,蒸山药,都是我最爱。炖汤一定要买铁棍山药,因为生姜山药、普通山药的鲜脆更适合炒菜。
最近看到有专家介绍:“同样的食材,烹饪方法不同,甚至进食时间不同,带给人的影响仍然差异很大。山药哪个时间吃最补?答案是:上午9:00~11:00吃甜的,下午5:00~7:00吃咸的。因为山药平补肺脾肾,上午9:00~11:00为脾经当令,下午5:00~7:00为肾经当令,而甜者入脾,咸者入肾。”
多吃菌菇,增强抵抗力还不长肉。
菌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即使在疫情当下,超市里的菌菇品种也还是很多,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等。非常时期不妨多吃些菌菇,增强抵抗力还不长肉。
木耳是一种百搭的菜式,无论配青笋、西蓝花、胡萝卜清炒还是单独凉拌,都是一道爽口好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青椒与木耳切丝,放一点肉丝,清炒,口味真是很绝。
春日食补与秋日不同,讲究的是新鲜清爽、、刮油去脂。春季万物复苏,这些食材都是市场常见、物美价廉的好物,作法简单易行,食来则别有野趣。
写到这里,我无限怀念那些到野地里挖野菜,回来包野菜饺子的好时光……但是目前除了不要出门、做好消毒与保护,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依然是在家好好吃饭,多多锻炼,增强免疫力,一同等待抗疫春天的到来。
等到春天终于来临时,和家人朋友一起,带着狗子猫咪,一起去最盛的春光下野餐踏青吧!
非常时期,请对家里负责做饭的人好点
王婧
这个春节,在家里你是负责做饭的人,还是负责吃饭的人?如果是负责做饭的人,为你点个赞,你承担了疫情期间家里的头等大事。如果是负责吃饭的人,请赶紧感恩,对那个做饭的人道一声感谢。
餐厅关门了,外卖不好点了,许多长年不在家食人间烟火的家庭,也不得不被迫重新启动厨房的操作系统。于是这个春节,变成了灶王爷最忙的一个春节。
有的人,平时就擅厨艺,这次责无旁贷接过了照顾家人饮食的重任。有的人,平时对做饭不屑一顾,总觉得厨房没大事,落到自己头上,才发现,原来做饭比上班挣钱还难。
厨房,在这次的疫情斗争中,变成了另外一个战场。更严峻的是,家里的人胃口统统变得奇好,常常一转过身,就看见全家老少期盼的目光:今天吃啥呀?
请对家里那个负责做饭的人,好点吧。因为Ta们,在这个非常时期,也是一群奋斗在战场的人。当你刷屏到半夜,早上睡不醒的时候,Ta们已经点燃炉子,开启一天的工作。
当你抱怨今天蔬菜太少,肉不入味,这个菜、那个汤不好吃的时候,你不知道,那是Ta们在冰箱翻了又翻,找了又找,所能做出来最合理的搭配。
你不知道,夜深人静的时候,Ta们还在算计,冰箱里那块肉还够吃几天?鸡蛋还有多少?明天该去下载哪个买菜APP?去哪个买菜的群里活动,补充物资……
你不知道,为了抢到食材配送到家的服务,Ta们要设置闹钟,半夜起来下单,第二天仍然早起为一家人做早饭。
你不知道,哪怕是一颗白菜,Ta们也要挖空心思,1/3拿来腌,做凉拌,1/3剁碎熬粥,剩下的1/3拿来炒,浇点糖醋汁又可以就着吃下满满一碗饭。
作为一个负责吃饭的人,你至少要做到这几点:请拿出八戒的精神,做啥吃啥,自觉光盘,吃完还要夸夸。
请积极参与打下手,剥葱拾蒜,洗碗擦桌,粗笨活儿做起来。
乱世出英雄,时疫造巧妇。比如婆婆年轻时,灾害年成,物资短缺,好多人学会做各种吃的,没有鱼又想吃鱼的,就做假鱼海椒,可以吃出鱼的味道来。
祝各位煮妇(夫)们在作战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情,尽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不要一个人闷头干,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才能趁机享受难得的亲情时光。
待到春暖花开,疫情结束,我们自在丛中笑。
食物营养专家:新冠肺炎防控期间食材选购和饮食搭配建议
在疫情先,我们如何做好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朱大洲博士有以下几条建议:
1、
2、
3、
4、
下面针对本次新冠肺炎期间的饮食,提一个中心思想:在利于营养搭配的情况下,尽量选储藏期长的,以减少采购次数,减少跟潜在患者的接触机会;再提几条具体建议:
(1)主食类食材采购:除了大米白面,可备一些方便主食,如面包、方便面、馍块、八宝粥、饼干等。注意保质期,粮食类保质期一般在一年以上,但散装的夏天易生虫,储存6个月的量为宜。
(3)蔬菜类食材选购:建议购买储藏期较长的大白菜、卷心菜、紫甘蓝等。瓜类、根茎类、菌类、藻类才是最适合应急饮食的食材,多囤点萝卜、土豆、干制的香菇、木耳、海带,储藏期长,用途大大的,可以土豆炖牛肉、小鸡炖蘑菇、冬瓜排骨汤、猪蹄儿炖海带、紫菜虾米蛋花汤……要特别提到的是,大白菜和土豆是个宝,多少年来,北方人民就是靠它们过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