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母亲节专题:陪父母慢慢终老,以爱封缄

标签:
存在比拥有更幸福活在喜悦中就是要幸福母亲节 |
分类: 活@姿态 |
编者按:
一直以来都在关注龙应台的公众号,她写给失智母亲美君的每一封信,都在慢慢读,近日又逢她的新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出版。无独有偶,我喜欢的台湾女作家张曼娟最近也推出新书《我辈中年》,她也花了大量篇幅谈陪伴父母老去这件事。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其实,陪伴也是最残酷的告别。
就像张曼娟说的:“照顾老去的父母才真正理解人生,从‘做自己’的热血中年到照顾老人的中年,这个过程不只看到父母的老去离世,还会预见下一阶段的自己。”
的确,陪伴父母老去,就是在预习自己的“老”,是一项“实践工程”。“原来,天长地久,月圆花好,就是那些我们用心付出的寻常。”龙应台如是说。
尽孝要趁早,才不会有遗憾。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但照顾父母却是不管你多努力,多用心,付出多少,都注定是一场会失败的‘战争’。因为到最后,你都会失去他们。但即使陪伴父母终老是一场残酷的、终将失败的战争,我们也要温柔以待、全力以赴,以爱封缄。正如张曼娟所言“好好照顾父母,好好整理人生,然后面对最后的渡口。”
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但照顾父母却是不管你多努力,多用心,付出多少,都注定是一场会失败的‘战争’。陪伴父母老去,就是在预习自己的“老”。这个时代,哪还有什么天长地久呢?而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和张曼娟就在用自己耐心陪伴失智母亲的言行来证明:“原来,天长地久,月圆花好,就是那些我们用心付出的寻常。”
胡杨
“中年”是岁月的累积,“大人”就是人生的修为
书中,张曼娟还给予我们一个新概念:大人。“这几年,日本开始发展出一个很完整的‘大人学’,包括大人旅行、大人衣着、大人饮食……‘大人’并不是用年龄界定的,而是指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更深的了解与包容,并充满热情和好奇心。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当然,一个人要成长为“大人”,是一个漫长的旅程。
在访谈中张曼娟坦言:“我的前半生非常难,因为像我这种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小孩,永远都被父母和老师要求,‘你要争气’。以至于一直觉得自己不好,别人比较好,希望变成别人。后来才发现,其实我有自己的才能,不需要跟那些人一样,于是我才慢慢地做回自己,然后越做越开心。所以中年之后要为自己而活,不需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要活得心安理得,让每天都过得踏实、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的确,年轻时总渴望被理解,被接纳,这种心灵的匮乏源于我们不喜欢自己,没有接纳自己,于是藉由别人的喜爱来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也正是这种匮乏,激励我们不断学习进取。等到了中年以后,才会越来越笃定,才会按照自己的本性和秉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找极少数气味相投的朋友。
“当初我放弃大学的教职和退休金时,很多人觉得我很可笑、很愚蠢,但我就是放下一切走了,弄了一个小学堂,教小朋友们写作文。这就是真正让我快乐的事,也让我觉得人生很值得。”张曼娟说。
陪伴父母老去,就是在预习自己的“老”
在访谈中,张曼娟还谈到了已经来到人生下半场的我们这个年龄必须面对的“孤老”问题。
面对孤独,张曼娟提出,中年人更应该阅读。她说:“人到中年,除去功名利禄后,还需要培植很多东西,比如人生的兴趣,一定要阅读,要听音乐,这才是到老年时最重要的资产。”
而关于“老”,张曼娟说,陪伴父母老去,就是在预习自己的“老”。她说:“照顾老去的父母,对我们这一代中年人来说,完全没有防备,也没有任何应对策略,就像突然展开了一场‘战争’,可能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但照顾父母却是不管你多努力,多用心,付出多少,都注定是一场会失败的‘战争’。因为到最后,你都会失去他们,这大概就是中年生活里必须承担的难以言表的压力和痛苦吧。”
张曼娟回忆起失智母亲的美丽瞬间时说:“有一次,我陪妈妈去医院做脑部的核磁共振,她穿上一件长袍坐在椅子上,我向她挥挥手,她也举手回应我,带着腼腆的微笑。那时候,我觉得妈妈既熟悉又陌生,与平素的样貌不同,竟特别的美丽。于是我马上按下手机快门,把那一刻留下来作为永恒,并发在脸书上。虽然妈妈的记忆在流失,已经开始有失智症的症状,常常分不清时间和空间,也忘了很多事,但她还记得她爱我。她是一个乐于表达情感的人,有一次她正准备去睡觉,临走前对我说了一句‘我爱你’,着实让我很感动。那一刻,我一定会牢牢地记住。”
照顾老去的父母,才能真正理解人生;从“做自己”的热血青年,到照顾老人的中年,这个过程不只看到父母的老去离世,还会预见下一阶段的自己。
“好好照顾父母,好好整理人生,然后面对最后的渡口。”这是张曼娟对我辈的忠告。
龙应台:所谓天长地久,不过是用心付出的寻常陪伴
“不管怎么为‘大事’着急,还是要直奔高铁赶到南方。30小时后要去英国讲学,三周远行,总是不安。看美君,是人生这个阶段比国事还大的‘大事’。”
这是龙应台公众号上最近一篇《天佑》的开头。我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她,而她写给失智母亲美君的每一封信,都在慢慢读。最近她的新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出版了。
龙应台在上一本书《大江大河》中用作家的想象力“还原”了母亲的芳华时代,从1919年开始。而这本《天长地久》是她陪伴失智母亲的日常生活,以信件形式娓娓道来。
因为知道来处,才有去处。这本书是作家龙应台对上一辈的深刻自白,也是对下一辈的温柔提醒。
为了陪伴失智的母亲,龙应台搬到了屏东潮州,过起“全陪”的日子。常常是,妈妈美君就坐在她身边的沙发上。当龙应台忙于写作、需要安静时,她会给母亲带上耳机,听周璇的老歌和家乡的浙江越剧,因为声音是一个人最后才会忘记的东西。当龙应台不需要在计算机前写作时,她就拿着一本书,紧紧地靠着妈妈坐,“我也可能朗诵手上的书,无论是英文或德文,妈妈听不懂,但妈妈听得到我的声音……”天气好的时候,龙应台会推着母亲出门逛市场,感受人间百态。
“这世上对你最重要的那个人,正在度过她人生中最后不知还有几天的时光,你到底还在做什么呢?”
龙应台坦言自己在经历了父亲的老与死后,才发现自己对生命的无知。“我在父亲身上学到的,实践在对待母亲身上。”
她将陪伴称作是一项“实践工程”。
这个时代,哪还有什么天长地久呢?而龙应台用一本书证明:“原来,天长地久,月圆花好,就是那些我们用心付出的寻常。”
人生就像一辆永不回头、直奔终点站的列车,“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很多事根本不重要,真正重要的事其实很少。”这是龙应台的温柔提醒。
即使陪伴父母终老是一场残酷的、终将失败的战争,我们也要温柔以待,全力以赴,以爱封缄。
在学习人像摄影的拍摄过程中,我再一次看清楚了爸妈的脸,他们的样子,都在我心里了。光的研习,不仅仅是在寻找自然界的光,也在帮我们探寻内在的光。如一株植物,不会忘记大地是父亲,阳光是母亲,我们终会回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父母,探寻那些带我们来到这世上的光。
五瓣花文/图
那天,坐在湖边,我拍爸妈坐在梯坎上的样子。妈侧着脸,对爸说笑,叫爸爸不要那么严肃,笑一笑,那是妈平时对爸有说有笑的样子,我抓住了。爸脸上仍然没有表情,我妈笑得刚刚好,妈妈的眼角好多皱纹,妈妈的脸好瘦。
一晃他们结婚已是45年了,我也已经43岁。很庆幸,我作为女儿,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40几年,他们都安好,我也很好。
老爸、老妈这两个耄耋老人,如今越来越像小孩了,说干什么,必须马上执行,否则就不开心。在他们还能走的动的时候,我会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愿望。尽孝要趁早,才不会有遗憾。
李惠贞
那天老妈上午突然打电话,说让我陪他们去洗澡,我急忙赶回家。我说,下次要洗澡提前一天告诉我。老妈说:“你爸突然想去洗澡,你哥又在忙,只能打电话给你。”
我领着老爸、老妈打车去澡堂,工作人员看老爸年纪大了,说必须有人陪同才能洗。我据理力争,最后经理看我以前来过算老顾客,就让我写了份免责声明,意思是老人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发生意外,后果自负。
老爸、老妈这两个耄耋老人,如今越来越像小孩了,说干什么,必须马上执行,否则就不开心。上次也是一个什么事情,我答应他们几点到,结果我一进门,就看他们一脸的不高兴,才知道自己迟到了半小时。本来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可他们当真了。后来我摸透了他们的脾气,不轻易答应他们,一旦答应,必须准时。
老妈洗澡那叫一个仔细,每次陪她洗澡我都怕了。我说:“老妈,一会儿搓澡的人会给你搓,你差不多洗洗就行了。”老妈说:“好不容易来一次,要多泡一会,让别人搓才搓得干净。”
我一边等着老妈,心里还要惦记着男浴室那里的老爸。于是和老妈打声招呼,去大厅看看老爸上来了没有?服务员说看到一个老人出来了,又指着那边的氧吧。果然老爸正坐在那里,我让服务员泡一壶姜枣枸杞茶,老爸慢慢喝着,我去接老妈。
终于把老妈也带到那个大房间,这是上几次我们一直休息的氧吧汗蒸吧,这个时间段人少,只有我们3人在那个房间。那一刻仿佛突然回到了小时候,与爸爸妈妈一起睡大炕的美好时光。
老爸老妈舒舒服服地躺在玉石炕上,上面热乎乎的,烙着腰,再喝着茶水。看着他们那种满意的表情,我也放松了不少。
其实汗蒸最开始也是我带老爸、老妈去的,他们第一次来这里时对哪里都感到新鲜,从大厅到每个房间不同的汗蒸都参观了个遍,后来发现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氧吧汗蒸。他们喜欢上了那里的小火炕,所以每次来汗蒸都带他们去搓背,然后上楼躺在小火炕上烙烙腰,再来壶姜枣枸杞茶。有时老爸老妈还会美美地睡上一觉!
睡醒了,老爸说饿了,老妈一般不吃,我就陪老爸去餐厅。老爸喜欢吃鱼,那天点了油炸小黄花鱼,还有尖椒炒干豆腐。看着老爸满意地吃着菜,喝着啤酒,我时不时和老爸碰一下杯,老爸开心,我更开心。
想起小时候,每次下班,爸爸总会给我们带一点吃的,装在饭盒里,用一个合成革拎兜装着饭盒,挂在自行车前面。每次到家门口,就听到爸爸按车铃的声音,我就从屋里跑出来,接过老爸的兜子,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刻了。
虽然那时候爸爸挣钱不多,但我总能感受到他对我们的爱!老爸今年82岁了,在他还能走的动的时候,我会尽可能地满足他的愿望。
那天出门回家时,正是艳阳高照。我说打车走吧,老妈说要走路回去,好吧!就陪着老爸老妈走一走,一起晒晒太阳补补钙!
尽孝要趁早,才不会有遗憾。
前一篇: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2)
后一篇:夏天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