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真人,其状義而不朋(状:外部的表情和神态。義(é):通作“峨”(亦写作“峩”),高的意思。朋(bēng):通作“崩”,崩坏的意思。“義而不朋”意思是嵬峨而不矜持。一说“義”(yì)讲作“宜”,指与人相处随物而宜;“朋”讲作“朋党”,指与人交往却不结成朋党。),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觚(gū):特立超群。坚:这里是固执的意思。)也(30),张乎其虚而不华也(容与,态度自然安闲的样子。);邴邴乎其似喜乎(邴(bǐng)邴:欣喜的样子),崔乎(开始行动的样子)其不得已乎(33)!
滀乎进我色也(形容人的容颜和悦而有光泽),与乎止我德也(德性高雅宽和让人归依);厉乎其似世乎(疑为“广”字之误,言精神博大好像包容了世界)!謷乎其未可制也(謷(áo)乎:高放自得的样子);连乎其似好闭也(绵邈深远的样子),悗乎忘其言也(悗(mèn)乎:心不在焉的样子)。
以刑为体(40),以礼为翼,以知为时(41),以德为循。
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42);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43),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