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将东游①,过扶摇(神木)之枝而适遭鸿蒙②。鸿蒙方将拊(拊(fǔ):拍击。脾:当作“髀”,大腿。)脾雀跃而游③。云将见之,倘然止④,贽((zhì)然:站立不动的样子)然立⑤,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
鸿蒙拊脾雀跃不辍⑥,对云将曰:“游!”云将曰:“朕愿有问也⑦。”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
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⑧。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鸿蒙拊脾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云将不得问。

庄子的文章结构往往是,从清晰的地方到模糊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从尤为到无为,然后到无不为,到家的这套功夫结构次第也是这样的。先是云游,然后东游到人间。
又三年,东游,过有宋之野而适遭鸿蒙⑨。云将大喜,行趋而进曰:“天忘朕邪⑩?天忘朕邪?”再拜稽首,愿闻于鸿蒙。
鸿蒙曰:“浮游,不知所求;猖狂(随心所欲,随缘随性),不知所往。游者鞅掌(鞅掌:众多、纷纷攘攘的样子。)(12),以观无妄(13)。朕又何知!”
云将曰:“朕也自以为猖狂,而民随予所往;朕也不得已于民,今则民之放也(14)。愿闻一言。”
鸿蒙曰:“乱天之经(15),逆物之情,玄天弗成(16);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止虫(17),意,治人之过也!”云将曰:“然则吾奈何?”鸿蒙曰:“意,毒哉(18)!僊僊乎归矣(19)。”云将曰:“吾遇天难,愿闻一言。”
鸿蒙曰:“心养(20)。汝徒处无为(21),而物自化。堕尔形体(22),吐尔聪明(23),伦与物忘(24),大同乎涬溟(25),解心释神,莫然无魂(26)。万物云云(27),各复其根(28),各复其根而不知(29);浑浑沌沌(30),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其情,物固自生。”云将曰:“天降朕以德(31),示朕以默(32);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辞而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