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子方1:虚缘而保真,目击而道存

(2017-10-10 09:29:01)
标签:

存在比拥有更幸福

活在喜悦中

就是要幸福

庄子田子方

分类: 庄子讲记
   虚缘而保真
田子方1:虚缘而保真,目击而道存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1),数称溪工(2)。文侯曰:"溪工,子之师耶?"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称道数当(3),故无择称之。"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4)"。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子方曰:"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5),缘而葆真(6),清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7),使人之意也消(8)。无择何足以称之?"

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召前立臣而语之日:"远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吾闻子方之师,吾形解而不欲动(9),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士梗耳(10),夫魏真为我累耳(11)!"

田子方1:虚缘而保真,目击而道存

目击而道存

温伯雪子适齐(1),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2),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3),吾不欲见也"。

至于齐,反舍于鲁,是人也又请见。温伯雪子曰:"往也蕲见我(4),今也又蕲见我,是必有以振我也(5)。"出而见客,入而叹。明日见客,又入而叹。其仆曰:"每见之客也(6),必入而叹,何耶?"曰:"吾固告子矣:'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7),从容一若龙、一若虎(8),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9),是以叹也。"

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10),亦不可以容声矣(11)。"

不忘者存

仲尼曰:“恶(6),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7),有目有趾者(8),待是而后成功(9),是出则存,是入则亡。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10)。吾一受其成形(11),而不化以待尽(12),郊物而动(13),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薰然其成形(14)。知命不能规乎其前(15),丘以是日徂(16)。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17),可不哀与!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尽矣(18),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19)。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20)。虽然,女奚患焉!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田子方1:虚缘而保真,目击而道存

田子方1:虚缘而保真,目击而道存
昨晚的草稿,今天晚上上色。

田子方1:虚缘而保真,目击而道存
这两天一直下雨,有人说这是冷库=====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
       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耳”,通过田子方与魏文侯的对话,称赞东郭顺子处处循“真”的处世态度。第二部分至“亦不可以容声矣”,批评“明乎礼而陋乎知人心”的作法,提倡体道无言的无为态度。第三部分至“吾有不忘者存”,写孔子对颜渊的谈话,指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要得不至于“心死”,就得像“日出于东方而入于西极”那样地“日徂”;所谓“日徂”即每日都随着变化而推移。第四部分至“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借老聃的口表达“至美至乐”的主张,能够“至美至乐”的人就是“至人”;怎样才能“至美至乐”呢?那就得“喜怒哀乐不入胸次”而“游心于物之初”。第五部分至“可谓多乎”,写了一个小寓言,说明有其形不一定有其真,有其真也就不一定拘其形。第六部分至“故足以动人”,指出应当爵禄和死生都“不入于心”。第七部分至“是真画者也”,写画画并非一定要有画画的架势。第八部分至“彼直以循斯须也”,写臧丈人无为而治的主张。第九部分至“尔于中也殆矣夫”,以伯昏无人凝神而射作比喻,说明寂志凝神的重要。第十部分至“己愈有”,写孙叔敖对官爵的得失无动于衷;余下为第十一部分,写凡国国君对国之存亡无动于衷;两个故事都说明,不能为任何外物所动,善于自持便能虚怀无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