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

分类: 庄子讲记 |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囗(“契”字以“糸”代“大”音xie2 )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 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 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徵也夫!”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焱氏 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
看日子整齐地来,无序地去,我还是要认真地活。
浅逝的过去,深重的未来,唯有当下深浅全无。
查“”无受天损易”,居然查到自己两年前的此时此刻,也在读《山木》
1. 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
孔子对人性世故看得透透的。别人落难,你如果去宽慰他,一定会强作欢颜;你如果表达怜悯同情,情形势必会倍感哀伤。
2.“无受天损易”是说容易理解,容易做到。因为天损,包括饥渴寒暑,穷桎不行,是天地运物的行泄,没得商量,只能逆来顺受,“与之偕逝”。
3.“无受人益难”。人益包括“始用四达,爵禄并至而不穷”等等对人有利的东西。难的原因有三点:(1)“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其在外者也?”人人都有的我没有,我的命那么贱么?我不服。(2)“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吾若取之,何哉!”安慰自己说:如果不盗不偷,怎样不可以受人益呢?(3)“鸟莫知于鷾鸸,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鸟里最聪明的燕子还要把巢安置在人间,还能保全自己一窝,我不是也可以受人益的吗?
4.“无始而非卒”是说“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所以要“正而待之”
5.“人与天一”是说“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应该“晏然”,“体逝而终”。天损坦然承担,不伤心即是不接受;没有人益也无妨,因为你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个人的遭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