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木:虚己以游世

(2017-08-01 08:32:18)
标签:

存在比拥有更幸福

活在喜悦中

就是要幸福

庄子山木

分类: 庄子讲记

山木:虚己以游世

林语堂说:“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

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且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

君曰:"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倨,无留居,以为君车。"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食,安得而至焉?"

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本篇重点:

1\材与不材之间

2\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

3\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奥修有本书《虚舟》



山木:虚己以游世

山木:虚己以游世

山木:虚己以游世

山木:虚己以游世

歌手梁博在《一刻》演讲时说:“每个人都想做更好的自己,但是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前面那几个字,就是我们要做‘更好的’,可是你们做的是自己吗?”

我们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只是成功丢掉了独一无二的自己,如愿活成了他人的影子。

所有的与众不同都源于自知之明。愿你——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旅途,

与其慌慌张张行过千里万里,

看见人悲人喜,不若慢下来,先遇见自己。

季羡林曾言:“在花花世界中,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真正能了解自己的人,直如凤毛麟角,

绝大部分人是自高自大,

自己把自己看得超过了真实的水平。

间亦有患自卑感者,

这是过犹不及,都不可取。”

假如你很感性,就不必去模仿别人的理性;

假如你很率真,就不必去模仿别人的世故;

假如你很随性,就不必去模仿别人的拘谨。

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

就无需活在别人非议或是期待里。

每个人天生就与众不同,

但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就像河面上漂浮的无根之木一样随波逐流,

活得越来越像别人。

刘同在书里写道:

“所有的与众不同都源于自知之明。

只有你自知了,知道自己是谁,

才能不自负,不卑微,最舒服的做自己。

太多人输在不像自己,而你胜在不像别人。”

我们所做的努力,无非是想让自己过得舒服,

而最舒服的事,其实就是自知之后做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