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节特刊:母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NO!

(2017-05-13 10:40:30)
标签:

存在比拥有更幸福

活在喜悦中

就是要幸福

分类: 活@姿态

   编辑寄语:五月是感恩的季节,别忘了,在这个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记得给妈妈买束鲜花,对她说一声“母亲节快乐”。若是远在异乡不能陪在母亲身边,那就通过声讯或视频传递你的问候和思念吧,距离虽远,心意不减。

    母爱是一种传承。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的开花结果,都是建立在父母和长辈的无怨无悔的辛苦付出之上。花开得灿烂,是因为吸收了父母的养分,而我们又会成为下一代的养分和雨露,生生不息,以爱育爱。

母亲节特刊:母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NO!

      母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NO

                                                                                         胡杨

 母亲节特刊:母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NO!

                          2015年4月我们在厦门

在看到《母女,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文章标题时,我心里自动回复道:“NONONO!”

文章中作者说在电台听到一则消息:一位63岁的母亲在朋友圈公开征集一名“女儿”,年龄19-24岁,如果陪她去三亚旅游,她不但愿意负担全部的旅游费用,并且赠送iPhone7手机一部。据这位母亲介绍,她的老公喜爱旅游,经常和团队远足出去多天,唯一的女儿在加拿大定居。她也想去旅游,没有伴儿,才发朋友圈求陪。

据说这条朋友圈刷屏了!作者感叹道:“母亲的孤单刷了屏,亲情的维系欠了费。这个母亲不知有没有屏蔽亲人的朋友圈,否则她远在加国的女儿看到母亲朋友圈里晒出‘征女儿’的心愿,不知作何感想。以前朋友圈有个让人落泪的句子疯传——我拼命赚钱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现在钱是赚到了,人却见不到。”

在看这篇文之前,我刚刚跟我老妈视频过。视频中刚烫了发、满面红光的老妈告诉我:“你爸正在剥花生呢,今天早晨我还是5点起床到操场里走了6圈,下午睡完午觉去邮电花园跟新认识的姐们儿打会儿牌,我们可谈得来了……”


母亲节特刊:母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NO!
      最近每天早晨7点左右,老妈总是在微信上“召唤”我,我打开视频跟她随便聊会儿天儿,反复指导她如何使用微信,但是见效缓慢。那天发现她老人家居然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拍照,我惊喜地转发。后来才知道此举纯属“瞎猫碰见死老鼠”。后来她又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她拍阳台上花的照片,一问,还是瞎碰碰出去的。

那天我就发话了:“下次老妹回家,不许只顾打牌,要先让她教会你用微信!”

当然,除了给老妈下达学习任务,我还在视频中向她展示了我阳台上的那些花儿——“这个是刚买的粉色杜鹃,那个叫毛茛俗称洋牡丹……”;有时我还从卧室移步到客厅、书房,分别给她老人家看她女婿、外孙在干嘛。只听老妈笑容满面反复絮叨:“这多好啊,这多好啊……”

通常镜头移动到她女婿也就是我老公那里,他会问:“老妈,你的零食吃完了吗?吃完我再给你买!”

老公是个网购狂,且特别爱买零食,而老妈也有此嗜好,他们两人因为零食而惺惺相惜。于是乎遇上合适的零食,通常是北京的家里一份,漯河的家里一份。老爸老妈单独住,经常可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打开就是“吃穿用”,钱不多,但是那一刻的他们,我想是幸福的。

生活越来越便利,通讯越来越发达,我们不能让父母太落伍了。相对于老爸,老妈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前年我就把我“退休”的手机快递回老家,老哥负责安装软件之类,老妹负责教会她使用微信。可惜她刚学会拍照片、发微信,妹妹的女儿手机被老师没收了,就挪用了姥姥的手机。家人也觉得老妈眼睛本身就不好,少玩手机为妙。

这不,去年我又把老公“退役”的手机寄了回去,再次催促老妈赶紧学习。我说,这样“你就能天天看到我”了。

母亲节特刊:母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NO!
        所以看到“母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这个标题时,我是坚决不认同。而且我认为,所谓的代沟,往往是我们自己“挖”下、放在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与父母的沟通,渠道建设最重要。堵塞就要及时清理,这样小河才能源远流长,奔向远方。

你很难想象年轻时的老妈,曾经是个病秧子,且脾气暴躁。从小到大我的记忆里,她不是在生病、就是在发脾气!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变越可爱了。今年78岁的她,不但身体越来越健康,人也越来越漂亮,而且非常善于表达她的爱。

我老妈现在的开头语总是:“我的女儿,你在干嘛呢?”老妈的嘴越来越甜了,每周六固定时间我给她打电话,她街道电话就是“我的亲闺女”“我的好女儿”,听得我这厢心花怒放的。

老妈小时候没上过学,一直走在扫盲的路上。当现在在路上碰到有陌生人,说她气质像大学退休老师时,她会兴奋地告诉人家,她是“家里蹲大学”毕业的。

老妈一直坚持读书看报,虽然最关心的还是娱乐八卦,但是阅读是没问题了,只是不会动笔写字。而我写的书她也是认真读的。每次我读书学习有了新的体会,也乐于分享给她老人家,她不但能虚心听讲,还会联系自己的所闻所见,举一反三。

母亲节特刊:母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NO!

所以我的体会是,母女之间可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越来越紧密、亲密。因为我们都是女人,都是妻子和母亲。

针对日渐衰老、落伍的父母,学者们提出“文化反哺”的概念。意指在急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一代要帮助老年一代学习科学技术,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跟上时代步伐。

其实我觉得,根本问题还在于我们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然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父母!

另外,你希望你的孩子以怎么的方式对待你,那么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吧。孩子看得见。

     马克·吐温回首自己的人生,写下这样一段话:“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母亲节特刊:母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NO!

http://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5/11/B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