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爷子的花园

(2016-05-10 09:02:14)
标签:

杂谈

存在比拥有更幸福

雕刻时光

花事

大自然笔记

分类: 活@姿态

 image

image

  只要天气好,我早晨都去老爷子的花园,我的园中园去看花。

image

  现在月季开得正欢,老爷子说可以开到10月呢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最早是牡丹,然后玫瑰。老爷子纠正说最早是玉兰

image

  看花的不止我一个

image

  这片月季有17种颜色,老爷子说

image

  

image

  

image

   这是小月季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丝绒般的质地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老爷子在干活

   

image

  image

  

image

   

                                                       老爷子的花园

 

胡杨 文、摄

 

        进入花开季节,某天早晨老公突然问了一句:“诶,老爷子的玫瑰花开了没有?”我说:“是月季,好像没有玫瑰。”正是他的这句话,提醒我去造访“老爷子的花园”。

 

         “老爷子的花园”其实就在我们小区的另一侧。去年的某天我瞎转悠,突然就转进了那片“桃花源”。当时园子里的花开得那叫一个娇艳,于是每次散步我会拐个弯儿,去看看那些花儿。也于是遇上了种花的、不太爱说话的老爷子。

            那天我问老爷子:“这些花是您种的啊?”他头也不抬继续着手里的活计,说:“老太太身体不好,她喜欢花,种了花让她开心。”

         当时我被老爷子的一席话深深打动,第二天就带着老公去了“老爷子的花园”,那天老公还跟老爷子聊了好一会的天儿。

 

      今年第一次去“老爷子的花园”,正好遇上他在忙活。我问:“这里有玫瑰吗?”老爷子说:“有啊。”他指指前面的一圈还有左边的一圈说:“这些都是玫瑰。”我上前仔细观察,此时及肩高的玫瑰(10多年树龄),枝叶葱茏,还没花苞呢。“原来真有玫瑰啊。”当然月季最多,各种颜色的。

       4月初园子里的牡丹花最早含苞待放,当时那花骨朵密实紧致。于是乎每天早晨只要阳光好,我就兴冲冲地下楼去“老爷子花园”,拜访牡丹,然后发布在朋友圈。

终于在一场春雨之后,牡丹花竞相开放。那牡丹是浓郁的紫红色,黄芯儿,个个都是大脸盘,恨不得比我的脸还大。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牡丹的,感觉它们像傻大姐,憨憨傻傻的。但是因为是老爷子为大妈种的,顿时就觉得这牡丹也是蛮好看的。

老爷子的花园牡丹争艳

       4月18日北京的天好得“不要不要的”。早晨再去拜访“国色天香”,正在拍照,只见一个体态稍微有些胖的大妈,手里拿着个布袋子走过来。只见她俯首低头拨弄着牡丹。我问:“您要摘花?”她说:“不是,看看底下的开了没有,现在一共开了39朵。”

        我问:“是您家的花啊?”她说“是”。

        我说:“听老爷子说您身体不好,他专门种花给您看的。”

        大妈说:“我肾炎,出不了门。人家都种菜,我们种花。种菜邻里容易打架,还怕人偷,种花多好啊,看看多开心。”

       我问:“听口音您是南方人,那么爱花?”大妈边走边笑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家没女儿……”

       说实在的,我被大妈的那句“我家没女儿”,逗乐了。

       回来的路上,想到老爷子认真种花、大妈认真数花的神情,突然就想到5个字:“亲爱的生活”。

      大妈的话也一语成谶:原来我那么喜欢花,莫非也是因为——我家没女儿?

老爷子的花园                   大妈在巡视

            汪曾祺在他的《花园》里写道:“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祖母的佛堂里那个铜瓶里的花常常是我换新。对于这个孝心的报酬是有需掐花供奉时总让我去,父亲一醒来,一股香气透进帐子,知道桂花开了,他常是坐起来,抽支烟,看着花,很深远地想着什么。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里谁也还没有起来,我常去园里摘一些冰心腊梅的朵子,再掺着鲜红的天竺果,用花丝穿成几柄,清水养在白磁碟子里放在妈(我的第一个继母)和二伯母妆台上,再去上学。我穿花时,服伺我的女佣人小莲子,常拿着掸帚在旁边看,她头上也常戴着我的花。 

 

        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鲁迅的花园”。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百草园”给了鲁迅多少生命的滋养,我不得而知,但是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我的影响可谓——“庭院深深深几许”。以至于那年去绍兴,徘徊在“百草园”久久不肯离去。以至于如今谁要说鲁迅的坏话,我都会揭竿而起。

       是啊,那些覆盆子、何首乌、桑葚以及木莲们,它们如种子,通过鲁迅的笔,种在了我的心田,又通过我的文字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亲爱的生活》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最新作品。小说我没看,仅书名就为之所动。

艾丽丝·门罗说:“生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睁大你的眼睛,要从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的身上看到各种可能性——看到他的人性。要时刻注意。如果他有什么可以传授给女儿的话,那就是这句话了:要时刻注意。”

         4月“老爷子的花园”是牡丹园,5月是玫瑰园,6月是月季园,七月是……

             啊,亲爱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久不见
后一篇:亲爱的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