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模样︱胡杨:是我一生中遇到的贵人

标签:
情感存在比拥有更幸福活在喜悦中女性成长 |
分类: 女人们的咖啡 |
亲爱的五瓣花写的,感动感激感恩!我也见证了这个重庆女子,从一个文字爱好者到《西藏旅游》杂志执行主编的过程。花花,让我们一起成长,见证更多的奇迹吧!
(这是胡杨每日一画的美画,基本不出去旅行,都会看到她的画)
这是一个清简的地盘。
喜欢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小字:这淡而有味的生活,一键关注本公众号
搜索本微信公众号:huaziyuan128
说到胡杨吧,她像是我这一生中遇到的贵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
http://mmbiz.qpic.cn/mmbiz/A2vKpQZvEbYUqgVItAmBMSfE7VmFC1wsNwvnGzj1WfsQLafDJQd90oTU0txoPPkBxu5cJ1bBA2rpXwGeM680Aw/0?wxfrom=5
(这是胡杨,最近她才去了不丹。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活得有多飞扬)
胡杨,《中国妇女报》编辑,没有一官半职,不想当官儿,没有官瘾,就想老老实实地写作,开开心心地生活。她一直关注女性成长,从灵修的点滴变化来感染一部分女人。2008年撞到她的博客里,从此她成了改变我一生的那个人。
那次傻傻地问胡杨姐,当爱好和职业不相吻合怎么办?胡杨姐说:“如果你选择的工作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相符,同时一时半会没有改变的可能,那么唯一可以做的是去爱你手里的这份工作。爱你所拥有的,真的是一门艺术。我们大多数人只会爱所不拥有的。其实牵涉到‘如何活在当下’的问题。我们大多数人是处于在此地而望着彼地的状态,也就是说少有人能活在当下。你可以试验一下,当你不再排斥当前的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那么美丽!只有抗拒、排斥才让事物变得面目可憎!”这些话对我很管用,我全部记下了。而且,她说“写作不是青春饭,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欣欣然地一边做我当时的办公用品店,一边只要有空就写作。真如此,办公用品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而我的文字也越写越多。
当我看到胡杨姐说:“每天早上八点,坐在电脑前,像走在去天堂的路上”,那时我不理解,不是说写作的背后都有很多辛酸的故事吗?孤独、寂寞自不用说,写不出来时那种季节性痛苦足以把人折磨得半疯,可是胡杨姐说:“NO,其实写作的过程本身对我来说就很愉悦了,其他的诸如稿费,诸如集结出书,都是附加的快乐了。”
天啊,第一次知道这样的想法时,那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老话都要宣布作废了吗?难道要做成一件事,不需要磨难不需要磨心吗?
后来,看了胡杨写的很多书,慢慢寻找到了答案。《姿态穿在身》、《成品女人DNA》、《遇见好命的自己》、《存在比拥有更幸福》,最后这本书买了好些送给好朋友,真希望姐妹们都能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因为我以身试过,真的可以寻找到你想去的地方。
当然,也看了胡杨推荐的很多书,比如宗萨蒋扬钦波切的《正见》,比如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比如《幸福的方法》,比如《与神对话》,比如《秘密》等等,这些关于灵性成长的书籍都在讲“心”,都在讲如何用喜悦的心去迎接你想要的东西,如何用自然法则的吸引力去吸引那些快要到来的好事,而所有的一切,根本无法在愁眉苦脸中获得。
很多观点看似很虚,而且不知这样不计回报的付出会得到什么。而胡杨姐说,你不要去想今年做了这件事,要收获多少实际的银两,或许你不去想这些问题,只管去做,却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后来,我真这样干了,不计成本地去写,只要有空余时间就写,没有地方发表不重要,有没有钱不重要,只管写。慢慢地我写了一些文章。2008年婆婆去世,我开始写关于她的文章,开始只想写一些片段来纪念她,写着写着就成了一本书的厚度,然后真的有出版社肯出版它。这是不计后果的写作给我带来的好运。
再然后红尘介绍我进杂志社,虽然毫无编辑经验,可是之前的阅历以及写作的经历都让我上手很快。之前的编辑部主任,为我编辑的第一篇稿件给出的评语竟然是:你天生就应该做编辑。
就这样摸索着,一步步走来,我真的就遇见了好命的自己。
我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喜欢是不需要“坚持”的,“坚持”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其实喜欢做一件事,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不需要被规范,不需要被强调,不需要被放大,不需要向人证明什么,而你就很自然地愿意坐在书桌前,坐在那盏看起来很清冷的灯前,默默地敲打键盘,而你的内心很热闹,你一个人也是在狂欢。
http://mmbiz.qpic.cn/mmbiz/A2vKpQZvEbYUqgVItAmBMSfE7VmFC1wsdriayw9woybUogxRsYzV8HqpWs2v19iau6TFp2DLklGssVdic7psy0gug/0?wxfrom=5
(这个画画的女人,也是毫无经验可言。只是每天画一幅小画,画了三年了,就画成现在这个让人惊讶的模样。)
看胡杨姐每天的微信,也是个乐子。她每天只在微信上晒她的花花草草,她喝的茶,她每周末做清洁当扫娘了,她跑步了,她每天四点准时瑜伽了,她每天晚上会散步和画一幅丙稀小画。她虽然是个高二孩子的妈妈,可是她在孩子的教育上说得越来越少,小男生长大了长高了,需要妈妈的时候会越来越少。而这个老妈,也只管自己活得精彩,似乎对孩子没那么“上心”,没有让孩子上过奥数班,不让孩子进补习班,可是只要孩子说去体育锻炼,却绝不拦着。
以前是在博客上看胡杨姐的生活,现在是在微信上看直播,看她活得毫不费力,活得不呻吟,活得很闲适,尽情地展示着自己活的姿态。她掌握着女人生命规律的节奏,她知道,这个时候对于自己来说,写作不是最重要,工作不是最重要,她完全地向内看了,向身边的人看了,有的只是老友聚,外面的人她不需要认识更多,外面的事她没必要知道更多。她活在自己生命的中央,明确知道其实没有那么多重要的事必须去完成,她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才是生命的核心。现在对于她来说:“做一个真正的生活专业户”才是正经事。
http://mmbiz.qpic.cn/mmbiz/A2vKpQZvEbYUqgVItAmBMSfE7VmFC1wsliaHicRs9ibTibZuBibbw6hTbhb8R695OauMjYPvjjSiaMc7OiaKKdXHqvRjg/0?wxfrom=5
(这本书堪称经典,我读了好几遍,也买了好几本送女朋友)
而我从她书中读到的内容也受益非浅,并总是贯彻进生活中。读她的书知道了“一”才是最重要的。书中说“婚姻里的‘得一’可以理解为‘家和万事兴’”,推而广之,其实你会发现与自己合一,与当下合一,与万物合一,拥有水的柔软,而趋于万物,会让你拥有无穷的魔力。在一字一句的解读中,我惊喜地发现了这个道理。当自身不扭曲,不拧巴,不强求,不做作,不回望,不自责,安于这一刻,接受身边的人和事时,没有比这一刻更美的地方,身心安在这个道理居然如此简单地呈现,谁都可以。
读她的书知道了那些“看不见的战线”随时都在让我们警醒,直至放轻松。有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自己似乎都能感觉到身体里的细胞被一点点撕裂分散,甚至生命汩汩流逝的声音也能听到。那个时候,我知道我进入了那看不见的战场之中,正在用身体血拼,正在用蛮力企图改变,可是内心无比的焦虑,甚至想要逃跑。紧握的拳头看似有力,其实不堪一击。这样的状态,提醒我该放松,该放手。
就这样紧跟慢跟地跟着胡杨姐走,从来不问要带我到哪儿去,只管往前走。
2012年,我去西藏的一家寺庙采访,我问了喇嘛一个奇怪的问题,我说,你们真的相信这些佛能听到你们念经的声音吗?真的能听到你们发的愿吗?那个智慧的喇嘛对我说了说:“就像你们用手机,如果手机打开了,有信号就能接受信息。如果你关机了,自然是听不到。”
对胡杨姐,我就是这样全然地打开,与她调在同样的频率上,接受信息。
以前对“魔力”这件事,一直持否定态度,年龄越大,越发失去童真,不相信幻象。可是自认识胡杨姐之后,我相信真的有些隐秘的事情,一些看不见的存在,也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隐形的翅膀。这双翅膀,是让你拥有一些好生活的秘密,是一些情绪管理的秘诀,是一些让人平静的诀窍,是懂得生而为人,要坚守的自我阵地。拥有这些隐秘的神器,会让你穿行人群中自是与人不同,而且不会活得太过无趣,这样的人生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悄无声息,不为人知,在心下开花,最后绽放在脸上,然后有人会对你说:“你逆生长啊。”
和胡杨姐没打过几次电话,但我觉得我们熟悉得就像两个老朋友,我确定我们俩见面寒喧都不需要,可以直接进入互夸状态,两个女人间毫不吝啬的互夸。哈哈。
喜欢你就扫一扫,共享这淡而有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