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拥有魔力神器
(2012-12-31 08:16:34)
标签:
转载 |
分类: 认识胡杨 |
大致现在的人都很聪明,不喜欢听人说教,也不喜欢被人灌以大道理,所以胡杨的新书来到我们身边,她告诉我们“存在比拥有更幸福”。此话与那句:存在即合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很多人,不再想存在的问题,不愿意去承认存在便有存在的道理,而是喜欢虚设目标:如果我当年能和他在一起肯定会比现在幸福;如果我能去那个单位上班肯定比现在好;如果我的孩子能到 那个老师班上去学习,成绩肯定更好;如果。。。。。
可是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次时光回流,一切重来。是很多非常细小的关联、因果、小分子的运动,让那些“存在”来到身边,真实地存于生活中,而我们视而不见,却想寻找更好的“存在”,寻求更好的“幸福”。
其实胡杨新书的小标是——与老子谈情说爱,这本书是一封写给老子的情书,道尽胡杨对老子的倾慕与挚爱,而当老子的“道”遇到凯蒂的“一念之转”,可以说这完美的结合,让我们面对生活中所有难题,都有迎刃而解之力。
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
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时候,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智慧。胡杨解说:“道”的奥妙在于:看似无,其实有。“名”的奥秘在于:看似有,其实无。
这句话一语中的,个人认为这句话可以破解人生无数谜题。它让我们懂得并非只相信眼见为实,也要懂得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同时没有亲眼见到,看似无法触碰的东西,也并非不存在。
圣诞节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当孩子问妈妈,究竟她是不是圣诞老人时,她的妈妈这样回答:
“不,我不是圣诞老人,没有人是圣诞老人。但是我是给你圣诞袜中装礼物的那个人,我也是为你选礼物,包装礼物的那个人。我想象着有一天,你也会为你的孩子做同样的事,你会喜欢看他们圣诞清晨从楼上跑下来,你也喜欢看他们坐在圣诞树下,他们的小脸被圣诞彩灯照亮。
但这些都不会让你成为圣诞老人,圣诞老人比任何人都伟大得多。他做的事很简单,但非常强大,他教小孩子怎样去相信那些他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在你的一生中,你需要这样的能力去相信:你自己,你的朋友,你的才能,你的家人,你也需要相信某些你不能测量甚至没法握在手里的东西。在这里,我讲的是爱,甚至在最黑暗最寒冷的时刻,它也有强大的力量将你的生命从里向外地照亮。”
很多东西,我们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真实存在,比如空气,比如风,比如爱,比如快乐,比如道法自然。它们虽然看不见,却用另一种真实的表现形式而存在。比如空气,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自由地呼吸;比如风,树枝动了我们知道风来了;比如爱,因为有爱,让我们知道感动、感恩,拥有温暖的感觉;再比如因果,很多不明原因的果,最后再联想到因,我们才知道真的是因为那样的因才有这样的果。
看似这样的理解非常悬乎,可它真实地存在于生活中。
正如书中所说:“老子教导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要忽视那些‘看不见的’、‘蓄势待发’的、‘隐态’部分的作用。比如在上下、贵贱、强弱、动静、实虚、有无、先后之中,老子强调的是‘后面’的部分,即下、贱、弱、静、虚、无、后,而这后面的部分也正是‘道’运作的方式,即‘弱者道之用’”。
那些“看不见的战线”让我们警醒。有段时间工作压力大到我自己都能听见生命消失的声音,身体里的骨骼有被一点点撕裂的感觉,总说自己是有责任心的人,也是尽量要求完美的完美主义者,这造成一肩挑的局面。于是内心开始焦虑,甚至想要逃跑。自己就像一个紧握拳头的人,其实我们都知道只有将手掌摊开,才能接住东西,而紧握的拳头看似信心满满,其实那些手指缝隙之间流动的空气都是窒息的味道,让自己喘不过气来。
这样的状态,提醒我该放松,该放手。
许多隐形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掘。我们可以拥有隐形的翅膀,像天使一样飞翔;也可能有隐形的疾患,带给我们更多的警示。许多事物,改变了模样来到我们身边。有些如上帝的礼物,有丑陋的包装,礼物却精美无比;有些有光鲜的外表,内里却隐藏着动荡与不安。
就像我们养育孩子,最难学会有是放手,是无为。那些隐形的,不是立马见效的“放长线钓大鱼”般的耐心,总是被功利的,短视的目的冲击,于是那些看似负责任的父母,一直用最“负责”的态度,让孩子们快马加鞭。
所以当我夜读《存在比拥有更幸福》那一章“跟着老子做父母——道法自然育人”后,立马写下3000多字的小文《陪着孩子慢慢成长》。我写:“无为”看似是一个很虚的东西,看不到摸不着,而我们习惯性地总是觉得做总比不做好,似乎认为“有为”会比“无为”好。而很多家长,很难做到坐等,坐等孩子们的长大,坐等孩子们学会系鞋带,坐等孩子们慢慢醒事,慢慢做好他自己。
合一的奥秘
书中说“婚姻里的‘得一’可以理解为‘家和万事兴’”,推而广之,其实你会发现与自己合一,与当下合一,与万物合一,拥有水的柔软,而趋于万物,会让你拥有无穷的魔力。在一字一句的解读中,我惊喜地发现了这个道理。当自身不扭曲,不拧巴,不强求,不做作,不回望,不自责,安于这一刻,接受身边的人和事时,没有比这一刻更美的地方,身心安在这个道理居然如此简单地呈现,谁都可以。
所以胡杨会惊世骇俗地说:“嫁谁都合适。”
当年很喜欢安妮宝贝的文字,那个与常人不同,心中有着小兽一般的叛逆,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扎眼,喜欢光脚穿网球鞋,看起来另类的女孩,似乎是很多人心里的自己。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这样自以为是,自以为自己的内心不为人知,自以为自己的内心与众不同,拥有比天高的理想,看不惯凡夫俗子,不能与世人相融,包括父母身上的俗气,为一斗米而折腰的囧态,是年轻时候的我们不耻的,那些油盐柴米酱醋茶的烟火人生,是我们不想要的平凡。正如红尘所说:现在我们都成为了我们年轻时候的敌人。
人前欢笑,人后哭,似乎是最真实的自己。似乎没有人会懂得我们内心的深沉,也似乎唯有如此,才能体现我们与众不同的年轻的个性。
世界平和如初,是我们看事物的态度变了。
当看到《刺猬的优雅》里的勒妮,在人前她是个标准的门房,看似没有思想,只知傻傻地开门关门,门房的职业给了她一个藏身之处,就是在她独处时,从小屋里也要传出大声的电视剧声音,以此来表明自己是如此庸俗地在打发时间,其实窝在小屋里她是个喝茶吃巧克力看托尔斯泰名著的优雅女人。那才真正的她。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固执地认为:没有人需要自以为是的门房。
我看过这本书后写了篇《不做优雅的刺猬》的博客,胡杨在博客后留言说:刺猬的优雅很重要,但是我想到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个自在的人,不用隐藏什么。其实表面上一个样子,内心世界另一个样子,是现代人的悲哀。最后的结局不是悲剧吗?这也许暗示着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身心安在,人到中年,才明白,身心合一,方能自在行走,活出最真的自我。
最近迷恋上了“魔力”、“神器”一说,在以前,我不喜欢这些魔幻、虚拟的东西,我更看重现实,而现在,我真的相信有魔力存在。
我所说的魔力,并不是会飞,像巫婆一样使巫术,拥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这种魔力,是拥有一些会生活的秘密,是一些情绪管理的秘诀,是一些让人保持平静的诀窍,是懂得生而为人,要坚守的自我阵地。
拥有这些隐秘的神器,会让你穿行人群中自是与人不同,而且不会活得太过无趣,这样的人生悄悄地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悄无声息,不为人知,在心下开花,最后绽放在脸上,然后有人会对你说:“你逆生长啊。”
这样的我们不会活得那么无趣,人生也不会那么难过。当人生的“好一步,坏一步”轮番而行时,当行到坏一步时,我们不至于那么悲观,我们能做到将愤怒,压抑或是痛苦减少到几十分钟,或是几分钟。
情绪不被打扰,这是多么有魔力的一件事。
哪些时候我们会比较矛盾、痛苦,甚至焦作,当我们不在当下的时候。享受当下,是任何人都会说的话,可是如何在当下,很难。
年轻的时候,我跟着男友回他家,常因为把妈妈一个人放在家里而不安,甚至会在路途中哭泣,那是因为我矛盾;经济不好时,我会想不能给儿子一个好的环境学习,不能让他读最好的学校而自责;我的好友,她自责生下的孩子这么胖,让她在学校面对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她说,真后悔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当我们将所有的责任大包大揽时,我们会不快乐;当我们身心分离,心不在焉时,我们会不开心。胡杨说:“当身心不是‘一’,而是二、三甚至更多的时候,你就生活在‘动乱’之中。”
其实生活如果维持平静,将会呈现最美的姿态。
当这些老子的“道”延伸进家庭,延伸进事业,延伸进生活的所有空间时,也许我们的生活便拥有了书封上:“美好人生要明道,幸福婚姻要执中,家庭教育要无为,品质生活要守静。”的精髓。
本书希望更多的人找到内在的明月,很多人根本没有寻找“明月”的意识,一生都糊涂而过,而那些真的相信有“明月”存在的人,一路找寻,就会发现手指指向的明月,可以常挂心中。
今年似乎最好笑的记者问句便是“你幸福吗?”,这句成为笑话的问语,让人不敢再大声回答:我很幸福,我在寻找幸福。在今天人人都抱怨自己不幸福时,幸福竟然像一件羞于启齿的事,甚至带着滑稽可笑的模样,如同异类怪物。
但是当我怀揣着魔力神器,就会让我与众不同。其实说真的,人人都可以幸福,幸福哪有那么难,就像做好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