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幸福:最好的家教

(2012-11-08 15:52:47)
标签:

存在比拥有更幸福

活在喜悦中

幸福是最好的家教

杂谈

分类: 育@姿态
    题记:国外有知名婚姻情感研究机构关于“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礼物是什么”的调查研究结论显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财富等等,而是一个好的婚姻。”

                    你是幸福的,孩子才有幸福感

     记得一位离婚的朋友在谈起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时,她坚定地说:“我觉得离婚对我女儿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我说:“真的吗?”“看不见”不一定“不存在”。”

    我们说,万物以阴阳为本。通常阳性物质表现为质量型物质,是可见的、显态的;而阴性物质表现为能量型物质,为不可见的、隐态的。在我看来,一个家庭就是一个能量场,如果夫妻之间能量交换出了问题,就意味着阴阳失衡,孩子势必会受到影响。

    如今“正能量”一词流行,其实和谐美满的婚姻能给孩子提供 “正能量”,而阴阳失衡的家庭给孩子注入的,可能就是“负能量”了。

    记得一位婚姻心理学家说: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父母幸福的婚姻。如果你不能送给孩子这个礼物,那么次之的礼物是平静的离婚,尽可能给孩子完整的爱;再次之是吵吵闹闹的婚姻;而最糟糕的则是父母离婚后仍然因财产、孩子或其他原因而旷日持久地争吵不休。对孩子而言,父母的分开无异于在他们的心灵上扎上一把尖刀,而离婚后孩子仍然被持续地卷入到父母的冲突中,则可能导致他们用吸烟、酗酒、反叛或其他的问题行为来掩饰内心的脆弱和痛苦,严重的则可能出现人格的分裂。

     的确,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一粒种子,需要父母的爱来灌溉、呵护,需要和谐的家庭环境成长。英国教育家、华德福教育理念的推行者马丁·洛森在他的《解放孩子的潜能》一书中这样写道:“孩子在六七岁之前建立起的内在涵养,包括体质、性格、态度等方面,还包括以转化的方式保留的幼年最好的品质的能力。在孩子最初的几年中,如果能量的源泉,或生命力健康地奠定起来,那么他会从这个源泉中不断地获得能量,持续70年或更长久。如果能源屋的建筑有毛病,或得不到充分发展,所需的能源供应就会短缺或枯竭。”

    这里提到孩子“能源屋”建设问题。那么,孩子的“能源屋”建设最为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

    毫无疑问,每对夫妻都渴望美满和谐的家庭关系,但是随着锅碗瓢勺琐碎生活的开始,浪漫爱情渐渐被柴米油盐所代替。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中,我们习惯了各自为政、缺乏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忘记了“家庭和谐”这一总体目标。仔细观察,很多现代家庭阴阳失调、两性失谐。如此这般,家庭这个本该“得一”的“快乐大本营”,就变成了“角斗场”。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说白了,家庭和谐就是家庭内部的阴阳和谐。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结合在一起,或是恋爱,或是结婚,便合并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内就有阴阳是否相合、平衡的问题。婚姻关系就是一种阴阳平衡的关系。

    一个家庭的阴阳平衡,说到底,还是依赖于我们每个人内在的阴阳平衡。我们自身阴阳不调可能很难在夫妻关系上达成和谐。这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处理好其中的阴阳平衡,小宇宙就能和谐运转、平衡发展。这样我们的家庭自然就走上了和谐之道。否则夫妻之间就会相互牵制、抵牾,彼此虚耗能量。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幸福感,那么首要条件是——我们自己是幸福的。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现在,一些父母忙于工作不理孩子,这就是等于告诉孩子——你不重要,至少不如父母的工作重要。这样孩子怎么能对自己好呢?一些父母把工作中的许多不快和负面情绪带回家里,这就等同于告诉孩子——工作是痛苦的,学习是痛苦的。这样孩子怎么能对学习充满乐趣呢?如果家长陷于工作压力、不能感受身边的幸福,并把这种思想和情绪带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孩子又怎么能有幸福感呢?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你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的幸福感来自家长的幸福感。”

    的确,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你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好的物质条件,不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是幸福的婚姻。(胡杨)

婚姻幸福:最好的家教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一个是翅膀!

                        父母给孩子的7个心灵法则

  我们都知道,尽管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仅仅是出于自己的愤怒和失意就去责罚孩子的次数却越来越多了。如果我们仔细回头检视,就会发现那是我们自己内心都没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却用责罚的手段强迫孩子们去解决。我们在选择教育孩子方式的过程中也显露出我们自己精神世界的脆弱,即使在我们试图慈爱、温和地对待孩子时,也一定会经常激起自己心中的疑惑,无一例外。做精神导师远远超过我们的行为举止,我们的责任是向孩子传授精神生命的真理。我能有信心来写这本书,是因为我从我的两个孩子身上学到了七大精神法则。因为纯真,孩子们是爱与诚实的最挑剔的老师。无论你是在教导什么法则,除非你用全部的精神之爱去教育孩子,否则一旦没有人强迫孩子去遵守这些条文,这些法则就会立刻变成一纸空文。

在我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和妻子本能地遵循了一些后来我将之升华为原理的实践:

1、我们告诉孩子把精神看做真实存在的,去相信精神是一切爱的源泉。这是我们对精神的通俗易懂的定义。

2、我们不会给孩子任何压力,要求他们去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这是以我们的方式告诉他们,上天看重的是他们是谁,而不是他们干了什么。

3、我们从没觉得要去责罚他们,我们在失望、生气和受伤害的时候会很坦诚地让孩子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反思替代规则。

4、 我们永远记得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并且让孩子知道我们就是这样想的。我们告诉孩子,养育他们长大成人是多么光荣和荣幸。我们不占有和掌控他们,不把自己的期许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从不将他们与别人比较,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这是以我们的方式让孩子们拥有完整的自我人格。

5、我们告诉孩子,他们拥有改变别人命运的天赋。我们也告诉孩子,他们能够改变和创造自己的命运。

6、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成功才是重要的,即能让他们发现值得奋斗的有意义的人生目标,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人生目标。这是我们所知道的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和意义的最好方式。

7、我们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梦想。这是以我们的方式告诉孩子,相信自己的愿望,这是到达内心世界的正途。

我们不是完美的家长,很多时候我们与理想擦肩而过,但我和妻子找到一个办法,通过灵感来培养孩子。

(本文摘自《父母给孩子的7个心灵法则》)

婚姻幸福:最好的家教
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