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然世界的知音(北青)

标签:
活在喜悦中就是要幸福学画画杂谈 |
分类: 画入我心 |
成为自然世界的知音
2012/05/05
00:00:00
◎胡杨
每年清明节前后我都会回河南老家小住10天,一是陪陪年迈的父母,二是去赶赴与油菜花的约会。因为老爸老妈家门口就是大片的油菜地,真可谓“开门见花”。
其实,对于我这个生长在新疆的人来说,油菜花见多了,小时候没觉得它是花,更不觉得它美。可是现在不同了。每每想到这里,就会想起李宗盛作词、林忆莲演唱的《夜太黑》里的歌词:男人久不见莲花,开始觉得牡丹美。呵呵,城市人久不见花,便觉得油菜花,奇美,所以春天里看油菜花便成为一种时尚风潮。
清明时节除了赏花,还是吃野菜的好时节。这次回家跟老妈一起拔野菜是最温馨的记忆。
那天大风天,突然想吃笈荠菜馅饺子了,于是跟老妈以及妹妹我们全副武装出门了,不一会就拔了很多笈荠菜,喷香的饺子在自给自足中便更添鲜美滋味。
我们拔的野菜中,除了笈荠菜还有一种叫 “甜甜芽儿”。老妈说是野生枸杞,大约半人高,叶子上圆下尖,叶片像小羊羔的耳朵。拔的时候就像采茶,只掐上面的尖尖儿。
每次到了腰痛腿酸的地步我们还不愿离去,因为那一片一片的“甜甜芽儿”,仿佛喜滋滋地在等待着我们去采摘,那一刻你心里也仿佛长出了成片的“甜甜芽儿”。
返京的时候,老妈发愁给我带点啥回来,我说就带笈荠菜和“甜甜芽儿”。就这样冰箱里冻着的野菜们就跟着我千里迢迢来到了北京。
话说回京后的某个星期天,我去院子里画一种绿色植物。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她们叫什么,成片地簇拥在树荫下,虽然个头低矮,但是翠绿的叶子却让人过目不忘。她们或静静地娉婷而立,或在清风的吹拂下翩翩而动。有时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叶上泛出层层银粉般的光泽,像极了绿色的缎面。每次经过我都要停下脚步,蹲下来,抚摸它们那绿得让人心碎的“笑脸儿”。
画她们已经别无选择。带上画画的家伙、迷你音箱以及一杯茶水,我开始了春天的写生。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当我看着自己还算满意的作品,再看看那仰着“小圆脸儿”笑意频频的叶子们,突然满足感就变成了渺小感:你连一棵小草也难以画好。
那一刻我心里响起了张靓颖《画心》里的那句:画着你,画不出你的骨骼!
是啊,无论我多么用力,也画不出绿叶们的骨骼以及精神!
按照惯例回家后向儿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画画的他不屑一顾。我圆场道:“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享受了两个小时的美好时光!”
是啊,那两个小时的时光,浑然忘我,满心都是“甜甜芽儿”。所以,我给这幅写生起名叫《我心恰似“甜甜芽儿”》。
从去年12月突然开始涂鸦以来,我体会到了太多的惊喜!
其实在画画的时候,画者是全神贯注的,而这种“贯注”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更确切地说,画者与被画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流,此所谓神来神往。
记得我向儿子的绘画老师请教绘画的时候,他说:“你画植物的时候,茎秆部分不要画得太实,留一些空隙。你要想象,那些植物是通过茎秆从根部吸收营养的,那是管道……”
由此联想到:植物通过茎秆输送营养到各个部位,同样在画画过程中,画家与被画对象之间无形中也是有一个管道,他们在进行一种交流。那一刻他们不仅仅是画与被画的关系,还是知音,甚至是恋人。我相信好的画家,或者说好的画作,都是沟通管道畅通无阻的结果,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所以,画画其实是在“画心”。
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书中,作者说:画家们觉得自己在经历一种很警醒,同时也很放松的活动。没有什么焦虑,正在经历一种让人享受的有点神秘的大脑活动。就像罗丹说的“成为自然世界的知音”,那么就要把你的眼睛叫醒,去欣赏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
曾经“画盲”的我,对书中的这段话更是心有戚戚焉:
“事实上,当任何人被隐藏的艺术天分激活了之后,不论他在从事何种工作,都会变成一个善于创造、孜孜不倦、大胆、自我表现力很强的人,社会需要的正是打破常规,颠覆传统,充满灵感、并寻找更好的理解和沟通方式的人。”
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啊?
这是玉簪花。谢谢博友池月荷风,她帮忙问的:)还说以后有不认识的植物,她负责告诉我,哈哈植物小灵通啊。——5月7日胡杨补充
http://www.jjskx.org.cn/upload/wswddey20081128112457.jpg
玉簪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卵形或心脏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秋季开花,色白如玉,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栽培供观赏。
玉簪花的来历有首诗:“王母娘娘瑶池会,众位仙女喝酒醉,头发簪子掉人间,落地生花叫玉簪。”说这玉簪花是天上仙女的头发簪子落下人间化成的;
仙女下凡传说
相传王母娘娘对女儿的管教非常严,小女儿性格刚烈,自小喜欢自由,向往人世间无拘无束的生活。一次,她趁赴瑶池为母后祝寿之机,她想乘机下凡到人间走一遭。不想王母娘娘早就看透她的心事,使她不得脱身。她便将头上的白玉簪子拔下,对它说:“你代我到人间去吧。”一年后,在玉簪落下的地方长出了象玉簪一样的花,散发出清淡幽雅的香味。人们喜欢它花形的脱俗,称它为“江南第一花”。宋代诗人黄庭坚有诗道:“宴罢瑶池阿母家,嫩惊飞上紫云车。玉簪落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3.纣王妃与催产草
纣王有个妃子喜爱白花,白花之中最爱是玉簪花。一年,这个妃子怀孕了,临产前一天,孩子生不下来。皇宫里的人心急火燎,谁也没有办法,这个妃子知道自己性命难保,便让宫女拣盆最好的给她端来。宫女来到花园里,玉簪花没有一朵盛开的,便捡了一盆含苞预放的端到妃子床前。妃子见花流下泪来,说道:“洁白如玉的花,只有你与我终身相伴,今天就要死别,这是最后相见!”话音刚落,只听‘沙沙’声,玉簪花都开了。接着‘哇’的一声啼哭,婴儿也生下来了。喜讯传到纣王那里他听说是玉簪花催的孩子降生,便说:“那不是催生草吗?” 消息从宫里传出来,难产的妇女也用玉簪花催生,果然灵验。因此,玉簪花又名催生草。
玉簪花儿冰姿雪魄,又有袅袅绿云般的叶丛相衬,那份雅致动人难以言喻。将它装点庭院,或放置窗前案几,那洁白的花儿芳香袭人;它一会才谢,一会又开,给人一种“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的美妙享受。无怪乎宋朝大诗人黄庭坚要咏之:“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 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宋.黄庭坚 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 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 宋.王安石 昨夜花神出蕊宫,绿云袅袅不禁风。 妆成试照池边影,只恐搔头落水中。—— 明.李东阳 嫦娥云髻玉簪斜,落地飘然化作花。 犹带九天仙子气,清香冉冉透窗纱。——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