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爆炸的信息中“藏起来”

(2012-03-15 07:42:57)
标签:

活在喜悦中

就是要幸福

生活禅

杂谈

分类: 心绪如歌

在爆炸的信息中“藏起来”

2012/03/10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某个周六晚上,跟儿子一起找动画片看,他不经意地选择了《野兽家园》。

  电影改编自美国被称为“童画界的毕加索”的莫里斯桑达克自写自画的同名作品,讲述的是精力旺盛、无处发泄的小男孩麦克斯不满姐姐的忽视和妈妈的管教,在一次与妈妈的争吵中离家出走,独自驾驶小船在海上航行两天两夜到达一个神秘岛的故事。岛上生活着一群头上长角、身材高大的怪兽。为了不被吃掉,麦克斯骗怪兽们说自己是维京人的国王,来到岛上也要当它们的国王,并承诺给怪兽们带来快乐。单纯的怪兽们相信了麦克斯,兴高采烈地奉他为王,在岛上建筑新居。在与怪兽家族的相处过程中,麦克斯与怪兽卡罗尔成为了好朋友,他们性格相似,并有共同的弱点——害怕孤独和寂寞。

  可以说,片子看到一半时我都还没有全情投入。直到麦克斯的谎言被戳穿,卡罗尔带他逃到自己的秘密城堡。那一刻音乐响起,画面上是迷宫一样的美丽城堡,麦克斯不禁发出“哇”的惊叹声。此时一个女声缓缓开唱:“hideawaywhere they'll seat us in the sun……”(听歌《hideaway>)

  我几乎是迫不及待找出手机,利用搜索功能,知道曲名叫《hideaway》,翻译过来就是“藏起来”、巢穴或藏身之处的意思。

  令我震惊的是,这与我同时期考虑的问题“不谋而合”。

  那段时间,正是全民“微博”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常常有一种惶恐不安、“无处藏身”的感觉。比如一进入微博,面对不断刷新的界面就有一种紧迫感,仿佛呼吸节奏都加快了,有时好心情会随着信息的灌入而变得糟糕起来。

  的确,就像阿桑的一首歌,“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所以我很少微博,尤其是上午的“黄金时间”。所以当朋友兴高采烈谈论微博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关闭眼睛!关闭耳朵!与喧嚣保持距离!

  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的信息手段在越来越“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剥夺了我们独处、静默的时间。很多人成了“微博控”,每天把自己投入微博的洪流,在其中起起伏伏、颠簸不定。可以说,微博就像一个“信息集中营”,没有一点定力的人会时刻处于信息的漩涡之中而无以自拔。当然,除了“微博控”,还有这控那控数不胜数。

  巧的是,那段时间我正在读天津女友送我的书《我自静默向纷华》,也是关于逃离喧嚣、体验静默的。

  《我自静默向纷华》被称为现代《瓦尔登湖》。作者英国女作家莎拉·梅特兰是毛姆文学奖的获得者,生于上流社会,长于繁华闹市,从45岁开始拒绝现代通讯工具,远离都市,皈依静默。她的足迹遍布荒原孤岛、沙漠高地,以体验思考静默。

  “我们生活在一个视静默为洪水猛兽的社会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尽一切所能避免过分的安静。寂静让人不安,有违常理,把人逼疯,在人们眼里它是非常黑暗的东西,叫人喘不过气来……我们的文化排斥静默,也许受之影响,我们把人际关系看得极端重要,因此把亲情、感情、心情视为头等大事……”作者认为,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青少年反社会的甚至暴力的行为与表现,都与缺乏静默有关,与缺乏教人如何运用静默的训练有关。“我坚信,整个社会都在日渐抹杀静默之时,其实正是我们失去了某些宝贵的东西之日。然而,不管这种静默是什么样的,它都值得拥有,值得我们揭示其中的秘密并让它得以发展。”

  急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处于高度竞争压力之下,同时也处于因为选择过多而极度“精力涣散”之中。我们急于占有知识、了解信息,却忘了所有的知识、信息必须经过时间方能转化成为智慧与能量。

  如今,知识与信息的“暴饮暴食”已造成现代人严重的“消化不良”以及能量阻塞。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不开心。在信息过剩的年代里,知识反而成了稀缺品。得到信息,没转化成知识;得到知识,没转化成智慧。甄别信息要智商,而利用信息需要勇气。死于知情,或生于不知情,其实就这么简单。像节制午餐一样节制信息,才能获得身心的健康与解放。”

  的确如此。如今我们大多数人善于“开窗”,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关窗”以及如何“关窗”。而当你的生活变成一扇“关不上的窗”,那么内心世界必然一地鸡毛、杯盘狼藉,也就格外得凄凉。

  ■文/胡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一家三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