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聆听花开的“隆隆”声

(2012-02-20 15:03:48)
标签:

活在喜悦中

就是要幸福

生活禅

分类: 心绪如歌

聆听花开的“隆隆”声

2012/02/18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尽管2012年的春天全球遭遇寒冬侵袭,但是随着春的到来,万物依然在复苏。

  立春以后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我都会去摸摸玉兰树的花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毛桃昂头挺胸竖立在枝头,用手稍微使劲摸可以感觉到那里面是柔软的、劲道的。

  玉兰是北方最先报春的花儿之一。刚开始学画的我决定要画出一棵玉兰树的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灯节,我和14岁的儿子去画玉兰树的“花开之前”。

  我已经观察了一段时间并选定了一棵玉兰树,它给我的感觉是“天天向上”。那棵玉兰的花苞很多,个个饱满。枝条也无一例外地笔直伸向天空,这总让我想起儿子玩的电脑游戏《刺客信条》,而我偷换概念为“刺客线条”。即刺向天空的线条。

  可惜那天正午12点半我们去写生的时候,因为玉兰树在马路边上,要画它需要迎着太阳,太刺眼了,于是儿子选择了对面的一棵小玉兰。就这样我们背对着太阳、坐在搬出来的竹椅上,开始今年的第一次写生。

  儿子20分钟就搞定了他的画作,而那时我的画纸上还什么都不是呢。耐着性子继续把玉兰树的轮廓画下来,然后和已经急不可待的儿子打道回府。

  就在起身、转头再看那棵原定的玉兰树的一刻,我再次发出惊叹:迎着阳光,我看到无数盏毛茸茸的“花灯”伫立着,绿色的花苞边缘呈现出浅浅的金黄色,像刚孵出的小鸡的绒毛。枝条照样刺向天空,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

  那一刻,我想到了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一刻我耳边响起了《万物生》,而游走于高亢激昂和低沉自语之间,我仿佛看见自己周身抽出枝条、内心发出新绿……

  大多数人是在龙年春晚上听到萨顶顶的《万物生》。这首歌梵文版歌词为《百字明咒》,讲的是轮回,中文由高晓松填词。

  在我看来这是一首非常好的描写大地复苏、万物生长以及生长力量的作品。歌词虽然听不太懂,但是电子乐特有的节奏冲击力,配上萨顶顶有点诡异却美丽空灵的演唱,仿佛一股巨大的能量“隆隆”而来,由远而近,温柔地穿透一切。于是冰雪消融、大地复苏,花草树木萌发新芽,而人们在浮躁世间“惹尘埃”的心灵如梦方醒。

  萨顶顶的《万物生》、《自由行走的花》等都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歌曲。有些歌你喜欢它的旋律,有些歌你喜欢它的歌词,还有些歌你喜欢它的寓意。萨顶顶的歌更偏重于后者。这首2006年一经发表就引起关注的梵音演唱,能在龙年春晚上再展雄姿,大约也是在提醒更多的人们: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要心怀感恩,祈佑众生平安。

  话说那天回到家里,我继续画我的玉兰树,结果两个小时后完成了《玉兰点灯》。

  看着自己稚嫩的作品,感叹自己笔力不济,如何也不能表现玉兰生长力量之十万分之一。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头天晚上看的电影《花开花落》(又名《塞拉菲娜》),也突然理解了女画家萨贺芬笔下的那些花草树木,为何如此“狂放”。

  《花开花落》是根据法国“素人画家”(完全没有经过绘画训练而成名的画家)萨贺芬传奇一生的影片。

  萨贺芬,这个身体臃肿,靠给富人家打扫卫生、洗衣服为生的女人,借工作之机从富人家的厨房里偷些动物血来做红色颜料,趁着去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偷些灯油来做调色油,从野草甚至河泥里提取颜色……白天她是一个真正的仆人;下班后她喜欢挎着篮子坐在山坡上,与大树讲话;而晚上她却是一个真正的画家。

  记得萨贺芬在回答“为什么喜欢画画”时,她说:“执着自己的梦想,就是在炒菜锅里也能看到上帝!”

  蓦然回首玉兰树的那一刻,我更充分地理解了萨贺芬的这句话。

  的确,“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而每一个我们全情投入的时候,就是与万物合一的时刻,也是最美的瞬间。

  谁说四季更迭、花开花落不是一种轮回呢?
聆听花开的“隆隆”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童趣与雅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