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周六中午,当我到达雍和宫门口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雨。
在北京呆了20多年,来雍和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在记忆里雍和宫是“烧香拜佛”的地方,游人、香客、善男信人声鼎沸、烟雾缭绕……
可是那天适逢周六,游人却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人物篇下次发)
整个游览过程充满了静美
耳边响起的是王力宏的《春雨里洗过的太阳》,呵呵游记题目就是《春雨里洗过的雍和宫》了。
感谢五瓣花的约稿,否则不会去雍和宫,也不会有那样美好的记忆。尤其是惊见佛云!
“每个呼吸都是新的芬芳……忽然看懂云的形状”《春雨里洗过的太阳》歌词里的两句。




雨过天晴,站在甬道上听到飞檐上传来叮当叮当的清脆声,非常悦耳




这是一间禅房,玻璃擦的很亮,自拍

进门之后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是高高的银杏树。看着两旁银杏松柏,便油然感到一阵祥和之气。可惜进门的时候我只顾避雨往前冲,直到出门的时候才——看见它的美!
站在那里只想想唱王力宏的《那么美》:你那么美,你那么美,那么美……
两边的银杏在春雨的洗涤下,翠绿欲滴,地上是光与影的交响,感觉简直就是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清新了一番
我没有烧香也没有拜佛,因为已经无所求,只有感激感恩,然后就是分享
独自游玩雍和宫,感觉自己神清气爽,没有吃午饭也一点不饿
下定决心,要一个人多走走。来之前请老公陪他有事,跟儿子商量他回绝……只好自己去了。结果才知道什么是——成全
一个人可以心无旁骛。在吴哥窟玩的时候,我多次走丢,游伴说我是故意的,我真的真的不是故意的,因为太投入了……
雍和宫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当时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枢,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可以说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因为保存有大量的佛教文物和资料、图片,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逢新春,特别是在大年初一、十五上香的日子,雍和宫的香火之盛、人潮之汹涌总是令新来乍到的人瞠目结舌、令京城其它寺院望尘莫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