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平静是与你更深的自己的连接,它会帮助你释放恐惧。
2011年大年三十,我发给朋友们的祝福短信是:过不过年,淡定就在那里;喜不喜欢,祝福就在这里。兔年到,淡定、欢喜。让祝福飞一会儿!
师兄孙虹钢即刻回复一对联:前后皆有路淡定为门;里外都是福清净得之。
在这个物质利益一马当先的时代,有多少人关注心灵的成长,把平静、淡定这样虚头八脑的感觉当作成长的指标?
但是不得不说,平静、淡定应该是我们的生命常态,可惜我们“失常”久已。而心灵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换句话说,如果物质利益的获得不是为了增长我们内心的平静、安详、喜悦,那么它就失去了根本的要义。

在《活在喜悦中》中,心灵导师“欧林”一语中的道:“成长的一部分,就是学着去创造平静的感觉,无需依赖任何事情改变成某种特定的样子,或人们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你反应。你要创造内心的平静,让它成为你的本来面目,并有能力将这份感觉给人及与人分享。”
“让平静成为我们的本来面目”,这真的即是一个远大的目标,有是对我们人生的考验。
可以说,大多数人不知道何为平静,因为我们一直处于情绪的“动乱”之中。
我们很多的人总以为:平静就是外在环境带给我们的安心、踏实的感觉,是一种“果”。其实,平静可以成为一种“因”。当我们通过修炼,让平静成为“因”而非“果”,即让平静成为我们的本来面目,那么我们就与喜悦牵手了。
因为“心的平静是与你更深的自己的连接,它会帮助你释放恐惧。拥有内在平静的目的之一就是治愈你的恐惧,有可能是怕人会伤害、排斥、舍弃或离开你的恐惧,也可能是你不能在世上立足的恐惧,害怕自己在社会上挫败的恐惧。”
我们之所以无法平静,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恐惧!也就是说,并非环境让我们无法平静,而是内在的恐惧在作祟。看似简单的“平静”,揭示的是我们内在的恐惧议题。
“任何你执着的事,任何你必须保持某种方式的事,任何没有弹性的信仰和观念都是能影响你内心平静的地带。”
比如你坚定地认为:非要环境得以改变,或我有更多的钱,或那个人不再惹我生气,我才能发现内心的平静。
这是本末倒置。因为平静来自于内在,而非外在。我们并不能经由外在的消停,来得到内在的平静,而只能反其道而为之。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你所体验为真的事,只不过是你的信念系统和你头脑的一个反映。如果你选择体验内心的平静,不管怎么样,你都能改变你现在体验为真的每一件事——带进新概念和信念,那可能以更高、更好的方式发生效用。”
另外,我们很多人靠着强烈的情绪来感觉自己是活着的,这是自我的需要。也就是说,很多人患有情绪上瘾症。毫不讳言,我本人曾经就是情绪上瘾症患者,总是在感觉非常平静、没什么情绪时,认定自己是悲伤或沮丧的,总也希望自己处于情绪高昂与激情澎湃之中。
通过学习与修炼,才明白平静、安详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其实大多数人更难适应一个平静的环境,而非一个动乱的环境。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平静?
“从更高的层面创造内心的平静是学习打开你的心扉,它是指你并未在情绪层面上聚焦或执着于那些发生在你周遭的事。你知道你是谁,你让事情在你的四周流动,而不会触及或影响你的平安之感。你可以学习从你自己的能量中心,触及并影响外在世界的能量,那才是平静。”
那天散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你是锦,其他都是锦上添花!这被我看作是自己平静心湖中,长出的喜悦之莲。
的确,那种“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感觉,才是真正的平静。而这种平静之感是可以通过修炼习得的。“身体是许多不平静思想的容器,如果身体被带到一个平静和休息的境界,心智便可被教以那种感觉,而学习去创造它。”
另外,关于平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平静不只是身体上的放松的感觉,它是个非常特殊的无线电波,是一种你发出的震动,会影响你外在世界里的每样事物。”
“当你既宁静又安详,当你放慢下来而感觉放松,你就能够在你的更高层面创造和思考。你由这个空间创造和带到世界上的,即是你的更高善。”
的确,平静总是与喜悦“勾肩搭背”而来,还洋溢着安详、自在。
2011、2、26
后记:今天早上看到的博文说:平静本身就是最好保健品,“心平气和”,内心平静之人,元气是和合的,元气和合就是在颐养生命了!
详文请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7582c0100p19b.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