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诚惶诚恐的,昨天有同事告诉我,我一直是她教育孩子的榜样,其实我心里也没底,每走一步也是诚惶诚恐的,也要问一句这样对吗?
最近就在为他作业不认真而伤脑筋。但是我还是选择先说点好玩的
上学的人,没背书包
昨天早上,朦朦胧胧听见儿子起床,早餐时好像还唱着歌,是这几天反复听得《sunshine is in
the rian》。一会就听他关门上学去了。
我迷迷糊糊又睡着了,还做了一个关于职称的梦,突然就被门铃吵醒。
他爸去接听,只听他说:啊?没带书包!
我当时就笑醒了。上学的人,书包没带,好笑话!这一天我在不断地跟同事们分享这个笑话。
四个级别铃声
平日儿子都大约6点半起床,7点钟出门坐车,15——20分钟到学校。
中学就在小区内,天气暖和的时候他骑车,冬天就改坐车了。
一般是手机铃声唤醒他,我们也不起来给他准备早餐,早餐基本是蛋糕、面包和牛奶,他热下自己吃。
那天他手机铃声老在响,就去关闭,一看他的手机铃声,从6点15到7点,大约10来分钟一个隔断,分四个级别:初醒(6点15)、起床(6点半)、必醒(6点40)、要迟到啦(7点)
哈哈,我一定是听到第一铃声就一骨碌爬起来的人,而他不是,要一响再响……这一点我己经渐渐可以接受了,我们是不同的两个人。
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大前天晚上吃完饭,儿子要和小朋友联机玩游戏。我说你先做完作业再玩,他说我放松放松再做作业。虽然考试完毕了,他们还在赶下学期的课程。
回头想这样也可以,就让孩子放松放松吧,我就出去散步了。
等我回来的时候,他的电脑突然出问题了,正在游戏的他非要修电脑,而且说他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致决定让他先完成作业,再修电脑。
他闷闷不乐地开始写作业。不到半小时就说写完了,于是开始拿着螺丝刀修电脑。
不错,一会就修好了(好像是风扇的问题)。
我们开始检查他作业(小学的时候不怎么检查他,总以为他会自觉,结果不是这样的。到中学老师严格要求检查)。语文、英语抄写,没什么问题,可是一张数学卷子一共10道题,他居然做错了9道半,老公火不从一处来。
在他爸爸那里受了一顿数落,儿子跑到我这里为自己开脱说:都是他不让我先修电脑。
我立刻爆发了,只能比他爸爸更猛烈。
我跟他说做事要分清主次,什么是必须完成的,份内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做好,否则蒙混过关早晚贻害自己。比如因为今天的行为,他一个星期不能玩电脑了(惩罚措施),这是因小失大。
我发现现在孩子还不怎么知道事情的因果联系,尽管我无数次地灌输他,他还是有得过且过的精神。
就像上次生病,他说让我对他好点。其实头一天我就让他把作文写完,第二天万一有什么事呢?他执意要周日才写作文,结果周日一早起来就头晕,作文没法写了。
我自己一向是,别人周五要稿子,我一定在周二就写好了。从来不会临时抱佛脚。我一直试图言传身教给他这一点,很早就开始告诉他“推迟满足感”的问题,可是好像并不奏效。
今天早上在微博中看到两句话与孩子分享:
1、把事情作完不等于把事情作好,就像有效率不等于有效益。平庸与杰出的差别在于认清两者的分野。
2、与其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习惯决定命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