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最后一天,史铁生走了。
我是在大学班主任涂老师的微博上,第一时间看到他去世的消息。当时即发言道:另一个世界也许更美好。他的精神已经以作品的形式永恒了!
元旦几天,怀着崇敬的心情拿出“立品”去年推出的史铁生随笔集《灵魂的事》,慢慢阅读,因为他的病痛而心酸,又因为他的幽默乐观而心动。
我以为,一直以来,史铁生的存在给了我们极大的生活勇气。试问有谁比他更倒霉?风华正茂的年龄突然遭遇瘫痪,永远地坐在了轮椅上;有谁比他命运更不济?“此病不去彼病又来”,仿佛这一生就是为与疾病相伴、与死亡相约……
“我这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的时间用于生病,此病不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身体是一处乐园。”史铁生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但是,又有谁像他一样拥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从病痛、死亡中汲取营养,让灵魂茁壮成长。当困境将他逼入一条狭窄的甬道,他默默地执着于心中的一方净土,爬出宿命安排的人生沼泽地。“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的确,史铁生的一生是灵魂与肉体的博弈,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又何尝不是对普通大众生命意义的叩问?
正如史铁生所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事实上你唯一具有的是过程。使过程精彩的人生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不乏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
史铁生用他的生、他的死充分证明了“坏运更利于创造精彩的过程,死亡可以是一个精彩的过程”。
在他去世后,医务人员帮史铁生实现了他之前一再重申的“捐献器官”的遗愿:“一辆救护车顶着寒风盛载着史铁生的肝脏,向天津武警医院飞驰而去……而在天津武警医院的那边,等待肝移植的病人,已经平躺在水银灯下开始手术……”
有人说:史铁生是我们这个时代仅有的几个站着的作家之一。这里的“站着”显然不是躯体的而是精神的,是灵魂的。
史铁生说他喜欢霍金——另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用作品照亮了宇宙。而史铁生,照亮的是人类的心灵。
读史铁生的文字你不难发现,他是在生病中慢慢走向灵魂的深处,而死亡一直是他倾心思考的命题。上帝似乎想通过他的思考与笔录记下有关死亡以及灵魂的纪事,以提供给更多的生者。
在《灵魂的事》序言里,他有这样一段话:“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是在我看,确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不过了。我正在轻轻地走,灵魂在离开这个残损不堪的躯壳,一步步告别着这个世界……“另一个世界蓬蓬勃勃,夜的声音无比辽阔。我的心一直向往的只是这自由的野性,去到一切心魂的由衷的所在。”
但愿如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John
Masefield)的那首诗:我坚信人死之后,他的灵魂又重返人间,形体重新装扮,另一个母亲让他转世,四肢更强健更聪明,原有的灵魂重登阳关大道 ……
记得前不久去见一个出版家,他说:没有灵魂的人很可怕,没有灵魂的人不知道忏悔。
当时我就提出:有没有灵魂的人吗?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只不过有的人活了一世,不知道灵魂的事,而有些人知道并注重灵魂的修炼。所以才有灵修一词。
最近适逢正在阅读被称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的肯·威尔伯的《一味》,里面说人是由肉体、心智、灵魂和灵性四个部分组成的。虽然还不能确定是否如此,但是显然我们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而意识领域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大部分。
新近看到一句话: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灵魂之间的关系,就像汽车和开车的人一样。永远要记住:你是开车的人,不是汽车。别把自己当做交通工具!
我坚信人死之后
他的灵魂又重返人间
形体重新装扮
另一个母亲让他转世
四肢更强健更聪明
原有的灵魂重登阳关大道
——约翰·梅斯菲尔德(John Masefield)
“万物永生不灭,这是世人所不知的秘密,他们只消失在视野之外一会儿,又悄悄地回来。
事实上一切依然存在,只是人们误以为自己已经死亡,忍受讣闻及丧礼的愚弄,起身朝窗外望去,自己安然无恙,装扮成某种陌生新奇的模样。”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美国散文家及诗人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苦命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1998年终致尿毒症,终至透析。病情稳定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和散文集《记忆与印象》等出版。作品多次获奖。
2011,1、15三版
延伸阅读何东的博客
史铁生走了
史铁生的目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