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梅开二度,而且这次是两株
(我已经将4月份开过的花茎剪掉了),一高一矮的花茎各自开花,这也提醒我该给他们分株了。真是养什么长什么学问啊。
记得看过一个小文,说是印第安人要让一棵树死掉,完全不用砍伐,而是每天对着这棵树说一些恶毒的话,树就死掉了。那是一篇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文章。
那么相反,如果我们成全一个孩子,甚至是花儿,那么就是抱有赏识、感恩之心,那么它就花开不败
下面是上次它开放时写下的小文:
2010年5月25日中午摄
此花非彼花
君子兰与君子懒
家里的君子兰又开花了,我照样发一条“花报”短信给送花人老段。
记得去年短信他花开消息的时候,他说“谢谢你的精心照顾”。我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真的没有“精心照顾”,它竟然这么年年如期开放!
大约是2001年我们喜迁新居的时候,先生的大学同学老段送来这盆君子兰。说实在的,我不是一个爱花的人,更不是一个好的养花人,君子兰犹如一个被爱情遗忘的女子,被我遗忘在阳台上。偶尔看到、想起的时候,就随便浇点淘米水之类。
然而,就是这样的怠慢,君子兰竟然执着地在每年3、4月份,都开出美丽的花。
今年是在北京刮沙尘暴的那天,猛然发现君子兰又要开花了,花苞们正努力地往叶子之外伸展。因为从来没有修剪过,君子兰的叶子层层叠叠的。看着花蕾们委屈的样子,我决定充当一次“刽子手”,拿来小刀小心地将下面的叶子和去年的花茎一并砍去。
就这样没两天,那些花蕾们争先恐后地露出胜利的笑脸,娇艳欲滴。而且一查,乖乖,足足有20多个花蕾即将开放,真的是满园春色关不住。
欣喜地把君子兰的照片放到博客上,正陶醉于我的“君子懒”成就我的“君子兰”,好友玲玲看过之后说:一看就是没养好,花径那么矮,不信你上网查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养君子兰有那么多的学问!
其中看到一文说,家庭养好君子兰,最常见的问题莫过如何给君子兰浇水了,新手练浇水就得几年。
判断是不是该浇水了,有以下几个小窍门:1.敲。轻敲花盆的1/2~1/3处,声音清脆说明花土水分不足,需要浇水。声音沉闷的说明水分充足。2.掂。浇水前端起花盆感觉一下重量,浇水后再端起花盆感受一下重量。时间长了一掂花盆就知道是不是该浇水了。3.探。手指探入花土1/3处感觉湿度。湿润,就不需要浇水。稍稍还有潮气,就该浇水了……
除了掌握干湿度,君子兰所浇之水也有讲究。一般可按以下排列次序选择:活水、磁化水、自然降水、井水、自来水……
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浇水的时间,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文中还列出一年四季君子兰的养护禁忌:春季忌风,夏季忌日晒,秋季忌雨淋,冬季忌干燥……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笑了,心里想:我的君子兰啊,一年四季,风吹雨打都不怕!这也许就是“无知者无畏”吧。
学习了如何养护君子兰的知识,我依然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养花人。因为在我骨子里认定:“君子懒”成就了“君子兰”。正是我的怠慢(无为),成就了君子兰的长久的花开不败(有为)。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慧根、运作法则,有时候是我们的过度重视、过分参与让事情变得复杂或者棘手。
比如从养君子兰,我就想到了教育孩子这件事情。现代父母的过分重视教育和过度干预,结果可能是阻断孩子自我发展的内在潜力。
(上周匆匆看过一本书的一些篇章,书名叫《被把孩子教笨了》,做父母的不妨看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