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平气和“小升初”

(2009-11-10 11:27:47)
标签:

小升初

合格的父母

教育

分类: 育@姿态

   看到五瓣花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博文,突然想写一篇《心平气和小升初》。

    我是一个小升初家长,如果你问任何一个小升初家长,他们不是眉头紧皱就是满腹怨言。尤其在北京,小升初简直就是家长和孩子的噩梦。

   今年夏天的时候,我去参加过一次学而思的小升初情况介绍会,那次咨询会回来,一向乐观的我焦虑起来了,焦虑之后就是给孩子“加温”。

   但是,也许我本身不那么负责(与大多数家长相比,我更愿意好好做自己,而不是全心全意为孩子),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偶尔上过英语班,奥数大约是5年级跟着学校里有一搭没一搭地上着。本来一心想考清华附中的,还上了他们的暑假寒假班,结果龙班培训班儿子奥数考试竟然是0分。他在班上一直都是数学之星,到6年级了,没90分以下过。后来又考101中学的培训班,结果还是没有录取。

    通过这两次考试,我也知道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不是他学的不好,而是别的孩子太好了。

    我们一直是快乐教育,我最喜欢看到的是孩子跟小朋友在一起欢畅的样子。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儿子对2次的失败也心有余悸。

    那天我问他:你有伤心的时候吗?他说当然有。我说什么时候啊?他说:没考上清华附中培训班的时候。

   我知道虽然他不说,他心里已经有挫折感了。

   所以我对儿子说:儿子,不管其他人了,咱们按照咱们的节奏走,妈妈相信你!

   如今人人都可以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有理有据的攻击,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不知道谁说的,现在小升初的恶性竞争,其实是家长们内心焦虑的表现,我看也不无道理。

   本来孩子应该快快乐乐受教育的,当他们到高中大学之后,进入竞争的社会,但是竞争提前到来了,在她们还很弱小的时候。其实这不是摧毁是什么呢?!

    现在的情况是:小学生往死里学,初中、高中更是加把劲,结果到大学,他们彻底厌学了,到了社会上他们不是身心疲惫,就是彻底厌世了!

   如何保存孩子的生命力,这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不要说我们是迫不得已,我们的改变惠顾的是孩子!

    知识对于谋生是重要的,但是对于生命没有那么重要!

    我是小升初家长,我想让儿子继续快乐度过小学最后一年,保存实力,在该参加竞争的时候,进入!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文、五瓣花

 

晨起,想修改那篇《用植物的爱和能量去经历人生》,总觉得写得 不够到位,近来老是有这种感觉,总是觉得不能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有的意思。不知为何,觉得心底蓄积想要篷勃而发的,出手时却是软绵绵的一招,不得要领。

     不能写下去,于是丢下不写,接着去看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儿子刚读一年级。是心平气和还是心气浮躁,自己一路看一路反省。看后惊讶,道法自然,殊途同归。连小学生的教育,也与老子的《道德经》相生相惜。在以往我们读书时,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不作为或者是悲观主义者的情绪代表。而在今天再来看那些千年前的文字,却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顺畅。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也是应对人生所有历练都可以放之皆准的真理。

  薛老师性子也急也烈,也非从始至终都是静心之人。从开始的大声喝斥到最后的轻声提问,一步步在与学生的进步间做到只书写快乐。

  从胡杨姐在我博客里留言说“自自然然做一切。”我知道我欲速则不达的心早已被她看得透彻至极。任何事非勉强可以为之,有时目标订在那里,拼命跳起来去够那个梦想,却觉得受苦良多,过程的美丽丝毫没有享受于已又有何义。

   如薛老师说“蒙台梭利相信,孩子对秩序的热爱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的某一个关键时期内会自然形成。她认为秩序是和平与幸福的必要条件。在蒙台梭利教室里,物质世界的秩序是用来引导灵魂深处的宁静或者是她称做“优雅”的一种品质。”小孩子的世界里依然有“秩序”二字,而于我们这些成人内在“秩序”的建成,却更是困难至极。因为终日受到的诱惑,终日眼见的纷繁都让你建立起来的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总是一再的动摇甚至一再的巅覆。而更难的是我们再一次次警醒的重建。

  在薛老师的书上我看到作为一名老师的对应试教育的无奈,可是我也看到了薛老师执着地要将孩子们带到开阔的地带,让他们在语文里找到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让阅读在生命中开花,让孩子们从阅读中看到有趣的生活,从阅读中了解未知的世界,用音乐带着孩子们去《春野》里散步,用音乐带给孩子们宁静的心,用音乐让孩子们学会在静中聆听,这些不是语文课的知识要点,可是孩子们受益的将是终身的性格。

  当然有简单枯燥的一遍遍朗读背诵,却没有一次次的组词造句,她认为只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量,对于这些简单的重复实在没有必要。多余的时间干什么,就听音乐,想干什么干什么。在她班上的孩子真是幸福啊。她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并且热爱读书、写作、表达、思考”多么精炼的表达出语文学科的深髓。

  而我也在深深地思考作为母亲的我,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向对他性急的用高压镇压。当那次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然后告诉儿子今后不再大声骂他了。小眼睛奇怪地望着我,问为什么呢?我说:“妈妈看了一本书,知道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很顽皮,决定不骂你了。”他执意要将那本神奇的书拿出来给他看看,一字一顿的读完书名后放心的放回书架然后高兴地去做他的手工了。可是自此后,我并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当看到他在拼音上转不过弯来时,看到他对拼音如此不熟练时,我又性急的大声骂他了。现在想来那些一句句憎恶的语言,那样一个个嫌恶的眼神都象一根根毒针,深深刺进了孩子的心,要怎么才收得回来啊?

  而我今天在看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之后,内心涌起的巨大的母爱和宁静,也许我无法再向儿子承诺什么,因为我不能老做那个言而无信的妈妈。我只能用行动来证明,用行动表明,我可以。当我的儿子会很幸福。因为他有一个肯学习的妈妈。

  也许因为时间匆匆,总是紧赶慢赶的。在儿子做作业时催催催,在儿子上床睡觉前也催催催,儿子最享受的时光是与我在洗脚时我听他说班上那些有趣的事。而这样的闲闲时光真的没有多少 。每一天,都似乎有那么多对自己的承诺要去完成。胡杨姐说周末是属于自己好好休息的日子,而我因为在周一到周五都没有大段的时间写东西,所以周日就全用在看书和写字上了。

  日复一日的赶,就让心性都变得很急躁了,免不得对孩子也是一样的不能静心对待。

  以后在家里,要多放音乐,让儿子,也让我能舒缓下来。让那些自然的叮咚声,让那花儿盛开的声音,在舒缓的乐曲声中呈现出来。让儿子在宁静的音乐中快快乐乐地做他的手工,让儿子在宁静的音乐中画他想画的画。而不逼着他追着他一定要在水粉纸上画出象模象样的整幅画出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而我又干嘛要急着将儿子一生的答卷都圈守在眼前呢。赢在起跑线上的论调让多少孩子失去了童真的快乐!

  儿子一年级,新的开始,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让作妈妈的也回到心平气的一年级!

  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向着大海的方向前进!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a6af70100fsfg.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09戏雪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