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突然对工作有一些懈怠,也当着领导的面提过:怎么不改革啊?嘿嘿,通常每年年底报社都要调整,而此时通常是我微调自己的时候,可以换个部门,换个口,至少表面上可以有分新鲜的工作。可是今年没有调整。
我倦怠了,对以往很喜欢的旅游版。此时常常处于等米下锅的窘境。
我发现,当我不爱这份工作的时候,通常很难发现好多稿子,好的作者。自己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脑子里也没有什么创意。
通常产生这样的状况时,一定会找出很多理由,或者根本不去思考它。但是我现在知道所有的表象都表明你的内在发生了改变——对我来说,那就是我不再那么爱这个工作了。
当爱的时候,一切都不是问题。你会不断涌现好的想法,你会满怀欣喜地去实现它,一切都自然而快乐。当爱没有了,一切问题就出现了。也就好是说,当你心思不在“此”时候(心猿意马),“此”基本就不配合你行动了。
我知道是自己对工作的厌倦感,产生了无米下锅的状态。那么要调整这个局面,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有时静心等待也是好方法,这个静心来自你了解这种外在状况来自你内在的变化)。
年初内蒙的玲玲无意间说,她一直都在收藏我的旅游版,从去年到现在。听了之后,我有些内疚,因为有的时候我会很认真地去做版,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撮合。因为报社里撮合的人很多,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呢?
但是,玲玲提醒我不能这样撮合。
而最重要的是,撮合——看上去是你不用花费什么功夫,但是你完全是被工作“拖”着的,是被动的,你尝不到工作的快感,你与工作之间是相互拖累的关系,是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这就是很多人的温水青蛙状态。也许你会为此找出很多原因,但是那些原因都只是借口而已。
一定要明白,事情一直都是如此,只是你的心态改变了,所以情态也改变了。认识到这些之后,调整其实就自行发生了。
慢慢的我就发现,好状态有来了。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相互触动、促动以及联动。
的确,我们要懂得生活中的“力学”,时刻警惕我们内在的“力”与外在“力”的关系。当他们相互抵触、矛盾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感觉疲劳、紧张、焦虑。而此时你要明白,改变外在的可能性很小,毕竟我们不能动不动就跳槽,那么唯一“节能”的办法就好似调整自己。当然这其实涉及到情绪调整的方法,以及活在当下。
但是只要你认识到,问题通常发生在我们内在,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