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巴菲特说:坏消息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那么金融危机可以是我们每个人检视自己生活方式的时机。一下文字来自
张德芬的博客
上完了心灵海举办的克老师九天的生命教练第一阶的课程,真是觉得收获满满。满载着洋溢的幸福回到寒冷的北京的温暖的家。对自己的起心动念更加如水晶般的清晰,随时回观自己,感觉很归于中心。
以前我喜欢灵性老师,都是一见钟情似的,立刻投入热情与崇拜,之后慢慢退烧。克老师却是一个让我愈来愈爱的老师,我最喜欢他的特质是什么呢?是他无私的分享,像月亮般温柔明亮但不咄咄逼人的能量,悲天悯人的胸怀,真诚坦率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态度。
这次上课,克老师像个刚谈恋爱的高中生,开心地不得了,脸上总是红扑扑地带着笑容,明显跟以前有所不同。他告诉我,最近他看了一本书,扭转了他很多的观念,这本书叫做:Busting loose from the money game (从金钱游戏中脱身而出)。我问:金钱游戏?真是怪了。但是他坚持要我去读这本书。我圣诞节回美国的时候一定会买来拜读。
老师跟我分享了一些书中的内容,我其实在他授课內容的字里行间也感受到,他已经把书中的一些精髓融入教学之中了。然而他并没有完全地照本宣科,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如此地颠覆,很多人无法接受。我在这里可以分享一下克老师的改良版,也就是他上课分享的一些点滴。
觉得这是胡言乱语,不能接受的读者,可以当做是废话,不用理会。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够敞开,愿意接受一些新的观念,(尤其是这些观念对你的生活质量,也就是个人快乐程度有很大帮助的时候),不妨听听。如果你觉得这种说法好像与你的内在有所响应,但是你真的不懂我在说什么,没有关系,我的第三本书中会解释的很清楚。先把它接纳到心里,并且接受自己的无法理解,看看在生活中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
如果,只是如果而已,你的生命就是一场有错综复杂剧情的电脑游戏。你是导演、编剧、制片人、选角人,也是第一主角。你会怎么看你的人生?你的配偶,父母,都是你选来的配角,而且他们只能照你给的剧本演出,你会怎么看待你们的关系?
这个游戏的名称,就叫做“找到你是谁?finding who you really are”, 游戏第一阶段的上半场,出现的人物都是来帮助你遗忘你的本来面目的。上半场中你让自己一生下来有很多需要——除了生理上的需要外(衣食饱足),还有就是归属感和重要性的需求。可是,我们设计的家庭、父母大部分都是没有办法满足我们这些心理上的需求的,于是,我们就逐渐忘了自己是谁。
好玩的是下半场,出现的人物和剧情,都是来帮助你找回自己的真正面目。而我们本来的面目是什么呢?是光、是爱,是无限的智慧,是和平的力量。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在外在物质世界里的迷思中寻找自己,当然都是铩羽而归。(可参考我的书:遇见未知的自己)
怎么说呢?知见心理学的观点就是:所有的问题,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情绪,都是引领你找回自己的大门。穿越这些重重的障碍,你就会迎回自己的天赋礼物,因而看到自己真正是谁。重点就在于,我们都是希望离苦得乐,所以看到困难就想逃,看到问题就想躲,碰到痛苦就想责怪别人。完全忘了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编辑的游戏,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找回我们真正的自己。
我们真正的自己,绝不是一具身体,也不是你的头脑、思想、情绪,或是你的职业、钱财、等这些外在的东西。OK,如果你能接受你的人生就是自己拿来玩的一场游戏的话,你想想你的日子会过得多轻松愉快啊。这样你就进入了人生游戏的第二阶段:完全顺流的人生。
想要接受这个非常颠覆性想法的人,必须要先接受个人的全责性观点。也就是说,我们要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负责,责怪他人只会削减我们的力量,对我们的生活情境毫无帮助。如果不能接受这个观点的人,可以暂时不用理会这样的说法。我只是觉得这对我个人非常受用,希望和某些有缘人分享而已。
人生一定要好玩,不需要带着悲情走过。苦难是有的,困境是有的,意外也是有的,但是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如果带着乐观、轻松的态度来面对它们,尤其是,如果你认为它们都是你游戏里面的一部分剧情的话,你想想你将有多大的力量去改变困境、扭转乾坤,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这个游戏:找到你真正的面目。
祝福大家,有个丰富美满又“好玩”的2009年!
本文转自张德芬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732e50100c4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