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一我都是要回家看老爸老妈的。
草长莺飞的五月在我看来是最好的季节,而这个季节也是家乡最美的季节。每到4月,老爸老妈就试探着问:回来吗?
我当然说回。可是答应之后才发现,今年的“五一”被“清明”夺去了一半。
真的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考虑到,好端端一个“五一”黄金周,就这样被“清明”给破坏了。当时听了清明节放假的消息,真的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纪念我们过世亲人朋友的日子,清明节本来就应该安安静静的,让我们活着的人追思过往,向逝去的亲友默默送上我们的哀思与祝福。
现在可好,搞成了节日,也不怕惊动了故人。
我不想说这样的话,但是中国人总是这样,容易矫枉过正。
比如前端闹得沸沸扬扬的繁体字风波。
据新闻报道,宋祖英、郁钧剑、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这个提案与京剧进校园、济宁建设中华文化城一样都是在关照中国的传统文化,意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今天赋予一个应有的时代地位。这本是实实在在的好心好意,一件好事。但是问题似乎不像这些委员想象的这么单纯。而且我们要继承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神精髓,而不是繁体字这样表面上的东西。
有些人总是喜欢把鸡毛当令箭。
之所以把清明节与繁体字联系在一起,实在是感觉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嫌。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感觉。
作为游子,我已经放弃了春节回家的习惯。现在五一也不成了?
我是没关系,什么时候回家都可以,但是孩子不成啊,学校不是什么时候都放假。而一年也就一次回家看姥姥姥爷的机会,真的是难的。
唉,我的五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