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2011-05-09 07:53:42)
标签:

生活禅

活在喜悦中

好命女人

心灵修炼

杂谈

  《禅》是一本小册子,是河北赵州柏林禅寺出版的免费杂志,看了两期,去索要,杂志编辑部来信说有电子版,呵呵,为了节约纸张,就看电子版吧。地址是http://chan.bailinsi.net/

   在《禅》杂志2011年第二期上看到几篇文章非常喜欢,比如《何谓美》《大悟不存师》以及《对时间的慈悲》等。

   查了柏林寺的资料,原来是千年古剎。那里的净慧法师一直提倡推广“生活禅”。

  

    在《何为美》中,作者提到美的本质——自在心。为什么有些人能体会生活中的点滴美,而有的人却少能体会?关键在于那颗心是否自在!

 

   何谓美,归根结底是与”自在心相关联的。美总是在“自在”的时候出现。离开了“自在心”就不可能有美。

    那么“自在心”又是什么呢?可将此解释为“拘束之心”。“收拘束之心”是指“执心”,所以我认为“自在新”应该是人类从生活流连中被解放出来,所开始就有的心境。

   由此看来,“自在心”首先需要自我的解放,其次是脱离判断之心。这意味着从二元世界的解脱。这让“不二心”变成了“自在心”,还可以将此替换成“无碍心”。佛教徒将此成为“空”“虚”。空便是二元的消失,可入无碍之境。这并非是什么都没有,若什么都没有就成了一切都有。

 

    宗教意味着得到真正的“自在心”,由此而进入“安心”之生活。可以说宗教之道与艺术之道是同一的。这样理解“安”与“美”并非二物。“安”和“美”是所有人的,如同安心无人类之别,在美的表现上也无人类力之高下。

 

   佛教实际上是一个心念,它要精确到心念,心、心念,然后让我们的心念高度有序化。

                                              摘自《禅》2008年第5期P44《无常世界和我们》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摘自《禅》2008年第5期P78《此茶非彼茶 此茶即彼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