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杨小栈
胡杨小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933
  • 关注人气:5,3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生育成为教育的幌子

(2007-05-23 11:18:21)
分类: 育@姿态

当生育成为教育的幌子

 

    “一个北京的孩子用DV摄制了一段产房中孕妇的分娩过程,然后在课堂上播放,感动(还是吓坏?)了教室里所有的孩子,他们从此懂得该如何孝敬父母(对此我表示怀疑)”。

    这给央视《中国人口》制片人张敏带来了灵感,于是一场面对亿万观众的分娩直播秀上演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在直播分娩的那几天,北京电视台也连篇累牍地在播放一个《告诉孩子,你真棒》的宣传片,偏偏我看的时候,总是那段一个“权威人士”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声情并茂地大肆宣讲“母亲生产时如何痛苦、孩子生日便是母难日”之类的镜头,以此证明母爱的伟大,教育孩子爱他们的母亲。

    经查实,此“权威人士”正是“做了近20年知心姐姐的卢勤”。她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告诉孩子,你真棒》。

    孩子拍的DV、电视台的分娩直播以及“知心姐姐”掏心掏肺的演讲,接踵而来令我感慨之余不由得一阵反感,然后就是发现我们教育中的误区——强迫母爱。

如果母爱的伟大仅体现在生产的那一刻是不是太苍白、无力?当我们的教育拿生育来说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面临集体失语的危险。因为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只要一个6岁的孩子就能说出让你无言以对的话语:“我没让你生我啊?”

对呀,孩子说的没错。生育完全是你的决定你的选择,为什么要让孩子生下来就担起生育的债务?

    母爱是从生产开始的,但是“痛,只有真痛才知道母亲的伟大”是站不住脚的。孩子的教育总纠缠在生育之痛这件事情上,我认为非但不能为母爱“加码”,反而是一种亵渎。

    因为真正的“伟大”是蕴涵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你对孩子身体以及心灵上的关怀和帮助,是等待孩子慢慢发现、体会的,而不是强加甚至是强迫。

生产是再平凡自然不过的事情,可是现在却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令牌。这不禁让我们疑问:教育该本着自我负责的精神还是感恩戴得的思想?

    传统的孝顺观历来遵从的是怨冤相报的思路,仿佛父母生了孩子,孩子就必须孝顺父母。以这种思维定势来看,孩子是逆债,而不是爱情的结晶。而处于还债心理的孩子,长大后即使孝顺也是愚孝。

    其实对待生育的态度决定着你教育女子的态度。靠生育之痛来感化教育孩子孝顺的父母,除了无能还能有什么?

    我一直深爱着自己的母亲,但是母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她生我的时候有多痛。在谈到生我们三个孩子的时候,母亲总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甚至有一次,母亲跟我描述跟她一起生孩子的一个女人,从产房出来之时,对她的丈夫破口大骂,甚至揪掉了丈夫的一撮头发。母亲说这些的时候完全是说笑话的口吻。

    也许是母亲的轻松对待,使我生孩子之前没有感觉恐怖,生孩子之后也全然没有感觉自己有多伟大,更没有在儿子成长过程中字字血声声泪地痛述什么“生产史”。

    对母亲的爱是在成长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的,我希望我在孩子背上插上的是母爱翅膀,而不是让他从小就背付上母爱的债务。

    因为我相信桃李不言下自蹊。强迫母爱让孩子感觉沉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这样的母亲也会遭到孩子的唾弃。

    许多事情我们开始时就要理清头绪。那些企图以生育之痛来教育孩子敬爱父母的人,开头就拧了,以后就是蛮拧。以至于在父母与孩子间形成疙瘩,一生难以解开。

    以乐观、轻松的心态对待生产,痛苦会减轻;以乐观轻松加自我负责的心态教育孩子必将事半功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