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
(2010-08-11 19:56:06)
标签:
健康 |
【关键词】
目前糖尿病(DM)还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DM患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我国DM患病率已达1%~2%,且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1]。DM的健康教育不仅是检验整体护理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具有特殊的意义[2]。现将对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病人在掌握糖尿病的防治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过程。实践证明,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治疗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是健康教育实施并取得实效的基础,我们对入院病人(共215例)的问卷调查表明:12.2%的病人对疾病抱任其自然的态度(角色缺失),52.5%的患者有不遵医嘱的行为。我们认为,首先要宣传糖尿病是慢性终生性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需终身治疗,其多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且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以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同时讲清,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已达到崭新的水平,只要控制的好,其生存质量和期望寿命可与正常人一样,以提高患者参与的兴趣和信心。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糖尿病的心理教育、饮食治疗教育、运动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教育、并发症防治教育五个方面和实施办法。
心理教育:首先,针对不同的个体出现的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消极悲观,通过加强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和家属信任,进行疏导、加强心理护理,不能急于向患者灌输知识。
饮食教育:饮食疗法是DM的治疗基础,是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一步,而许多患者往往忽视其重要性。一定要教育患者引起重视,并取得家属配合,制定一份饮食计划,遵照执行。
运动指导:使病人明确运动可使异常糖代谢状态得到改善,可增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可改善脂类代谢。但运动一定要接受医生和护士的指导,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运动后的反应,从轻到重,循序渐进。运动要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人更要注意。
药物指导:病人用药,一定要按照医嘱,不可随意改药、停药、改变剂量,将治疗药物的特点、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血、尿糖监测的意义和方法,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和防治措施等灌输给病人,要培养患者记录有关生活情况、用药情况和病情变化的习惯,并且复诊时携带。有的病人对胰岛素认识不够,认为注射胰岛素与吸毒一样会成瘾,而去相信某种治疗方法能治愈糖尿病,一定要加强教育。
DM的自我监测与并发症防治: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所有的DM患者都要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尿糖,及早识别并发症。目前DM知识教育中最薄弱的关节是糖尿病足的护理,应加以重视[3]。
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个性化:每位患者的理解能力、疾病的程度、对疾病知识的需要、生活条件、习惯、经济状况等各不相同,其治疗方案也有区别。因此,必须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注意平时多询问、多观察,加强心灵沟通,增进护患感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通过与病人和家属的交谈,参阅病历,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心理状
文章来源: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3376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