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心律失常患者的用药选择
(2009-08-31 20:54:39)
标签:
健康 |
关键词:妊娠期 心律失常 奎尼丁 利多卡因 宋治远
妊娠期心律失常在临床较为常见,心律失常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均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故妊娠期抗心律失常治疗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概述。
1
2
由于妊娠期孕妇胃肠运动减弱,使药物吸收减少,妊娠肝脏酶系活性增加,使药物肝脏首次关卡效应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减少。因循环血容量和细胞外液增加,使药物血浓度相对减少;因血浆蛋白降低,使药物的蛋白结合率降低,药物实际效应增加,清除也加快。同时清除加快尚与下列因素有关:
3
药物是否有致畸作用?药物对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这些问题是我们在该时期用药最为关心的的。先天性畸形通常在妊娠前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
4
妊娠期无论孕妇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都增加,并以早搏为常见,约50%的妊娠妇女有房性早搏,通常为良性妊娠期持续性心律失常较少见(0.2%~0.3%),对症状轻、无结构性心脏病者可不用药物治疗;仅对有严重血流动学改变或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或电复律,或急诊剖宫产等非药物等治疗。目前所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几乎均能透过胎盘并经乳汁排泄,在器官形成过程中(妊娠前8周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畸危险性最大,在妊娠后期也可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影响子宫灌注和收缩、影响胎儿生长和分娩等)。
4.1
4.1.1
奎尼丁是妊娠期应用最久(>60年)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FDA
治疗量很少致早产,中毒量可致流产,还可致胃肠紊乱、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室性快速心律失常、QT
普鲁卡因胺,FDA
4.1.2
利多卡因,FDA
苯妥英钠,FDA
美西律,FDA
4.1.3
4.2
β受体阻滞剂,FDA分类属C类,无致畸作用。一般耐受良好,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生长时窒息、低血糖、宫内生长迟缓、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滞产以及胎儿死亡,但这些副反应非常少见。由于普萘洛尔阻滞子宫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因此,妊娠期宜尽量使用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近年注意到阿替洛尔可降低婴儿体重,相比之下,优先选用美托洛尔,分娩后立即评估新生儿的心率、血糖和呼吸状态。比索洛尔目前应用经验不多,尚待评估
4.3
胺碘酮,FDA分类属D类,有无致畸作用意见不一,可使新生儿可出现心动过缓、QT延长,严重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早产、低体重儿、智力低下等。
目前对妊娠期胺碘酮的应用尚无定论,总体认为“该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但也具有潜在毒性作用的药物”。因本药对婴儿发育和健康可致严重后果,妊娠期仅限于用其他药物无效和有潜在致死性的心律失常
索他洛尔,无致畸作用,个别可引起围生期窒息,轻度暂时性低血糖,尖端扭转型室速等。非常有限的经验表明,该药危险性轻微,相对安全。
溴苄胺,FDA分类属C类,对妊娠的影响所知甚少,由于其可导致永久性低血压和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仅在致命的情况下才使用。
4.4
维拉帕米(异搏定),FDA
地尔硫卓,FDA
5
妊娠期心律失常发作时,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律失常应尽快纠正,以免血液从子宫重新分布导致胎儿缺血。房早、室早、窦速在妊娠时常见,应识别原因,不必住院治疗。室上速应先用刺激迷走治疗,如需急诊处理,可静脉推注腺苷或维拉帕米。也可考虑电复律。可用维拉帕米和
文章来源: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tabloid/2009/07/temp_30457.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