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杨杰孚
步长稳心颗粒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器质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在老年人中很普遍,尤其是室性早搏。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影响血液动力学效应,出现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引起猝死。因此,正确认识及处理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一些不足,寻求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少,长期使用不增加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步长稳心颗粒是近年来国家批准生产的第一个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本研究初步评价该药的疗效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选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5~75(平均55±11)岁。
患者入选条件:①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30次/
h)并有心悸等症状;②非心脏病室性早搏,即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经耐心解释及去除诱因(劳累、紧张、情绪波动、酗酒等)早搏无明显减少,且伴有明显的心悸等症状。其中器质性心脏病35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15例,心瓣膜病5例,心肌病6例),功能性室性早搏25例(经病史、查体、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核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而由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危重及多器官衰竭患者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及显著心动过缓(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不纳入研究对象。
用药方法
停用目前服用的抗心律室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给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每次1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一疗程。
观察指标
服药前、服药4周分别检查血常规、小便及大便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血生化及凝血象。并观察服药前后心悸等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减轻或消失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室性早搏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同时也观察药物有无致心律失常作用,药物致心律失常的标准为:出现治疗前没有的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较治疗前明显增多或恶化。
统计量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研究结果
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检查
治疗后,60例患者中51例(85%)心悸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血常规、尿常规及大便常规、血生化、凝血象、血脂及血糖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
心电图改变
用药前、用药4周心率(HR)、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变化,与用药前比较各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不良反应
1例出现心动过缓,停药后消失。4例出现轻度头晕,勿需停药。未发现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结果与讨论
文章来源: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tabloid/2009/04/temp_29248.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