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青花之缠枝莲托杂宝纹碗


标签:
明青花成化弘治正德 |
分类: 明朝那些碗 |

口径15cm,高6.5cm,足径5.5cm
胎质洁白细腻坚致,胎薄体轻。通体开片
釉面白中泛青,施釉均匀。青花色泽淡雅
口沿内双重弦纹,碗心双重弦纹,内画折枝花卉
外壁绘缠枝莲托杂宝。构图繁缛,纹饰偏于纤弱
所托宝物仅为八宝中四宝。可见民窑八宝纹随意性较大,并无固定模式
撇口深腹,碗心内凹,鸡心底。为明中期弘治典型特征
杂宝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吉祥纹样,始见于元代,流行于明清。所取宝物形象较多,元代有双角、银锭、犀角、火珠、火焰、火轮、法螺、珊瑚、双钱等,明代又新增祥云、灵芝、方胜、艾叶、卷书、笔、馨、鼎、葫芦等。因其常无定式,任意择用,故而称杂宝。也有任取其中八品组成纹饰者,称八宝,但不同于八吉祥纹。元代杂宝纹多作辅助纹饰描绘在器物肩部或胫部的变形莲瓣内。明代杂宝纹多散于主纹的空间。清代杂宝纹除作辅纹外也有用作主纹的,如清雍正仿成化青花八宝纹高足杯,即在杯身的主体位置绘画方胜、银锭、火焰等杂宝纹样。M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