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重建期” 心理强于跟腱

标签:
刘翔退赛重建期心理跟腱体育 |
刘翔迟迟未能复出,有人说“他是怕了”。
面对质疑,刘翔和教练孙海平都很从容,刘翔说早在赴美接受手术前他已经走出“退赛”阴影;孙海平说,目前刘翔训练的各项指标都很稳定,只待跟腱“空洞”长好。
刘翔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5月11日“北川之行”中。现在的刘翔和北川一样,都在经历着“重建期”。刘翔自去年年底赴美接受手术至今,伤病、训练、心理都处在恢复和调整中。记者通过采访后发现,现阶段刘翔,心理强于跟腱,急于复出只会让跟腱“空洞”存在隐患,这很可能影响到刘翔今后的运动生涯。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0521/A13/090521a1301.jpg心理强于跟腱" TITLE="刘翔“重建期” ◎刘翔依然是年轻人的偶像,只是“重建期”的路还要走很长。图为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为迎接刘翔布置的重归跑道 |
孙海平是刘翔最好的心理医生
“退赛”至今,刘翔从未请过心理医生,更多时候孙海平充当了这个角色。北川之行,随行记者又重新见到了那个“调皮”的刘翔。
■师傅用“特别方式”鼓励刘翔
“‘退赛’至今,刘翔从来没有请过心理医生,现在他已经走出来了,今后更不需要”,7年前就与刘翔熟稔、现任《体坛周报》记者的严小琰说,更多时候孙海平就是刘翔的心理医生。
孙海平为了给刘翔打气,经常给他一些心理暗示。在4月10日的公开训练课上,孙海平曾说:“我有时候会指着其他队员问他,‘你看看,他的力量比你小那么多,但都能跑13秒4,你想想,只要跟腱好了,你进13秒1可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种话对“重建期”的刘翔相当受用,鼓励和夸赞会让刘翔多一些自信。
严小琰说,其实孙海平很少直接安慰刘翔,师徒俩有着更默契的沟通方式。刘翔喜欢上网关注自己的消息,孙教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鼓励刘翔。往往刘翔还没有直接从师傅那里得到表扬,就已经从媒体上看到师傅对自己的鼓励,或是对他某个阶段的评价。
■飞人坦言早已走出心理阴影
“我的生活不会是灰色的,我的天空永远蔚蓝。”这是刘翔在国内首次公开训练课上接受央视记者冬日娜采访时的回答。一位当时在场的上海田径记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刘翔说完这句话后,自己也在笑场,旁边还有记者开玩笑说“怎么这么酸啊”,刘翔说自己心情没有别人想象得那么差,他在去美国治疗前就已走出阴影,现在心态已经很稳当了。
一位曾经跟随刘翔前往美国报道的记者回忆说,在美国刘翔经常给父亲发大段大段的短信,短信里他会很认真地告诉父亲不要担心,最让父亲动容的一条短信是“爸爸,我要变得更强!”父亲曾对记者说:“小家伙的心情已经恢复过来,因为他的恢复,我和他妈妈才得以恢复。”刘翔也尽量让自己高兴起来,他和妈妈一起做油爆虾、帮同行人挑真正的美国冰激凌,还不忘留在国内、忧心忡忡的老爸。刘翔特意到街上给父亲买了一顶帽子,戴着帽子拍了张照片,用彩信发给了父亲,结果老爷子眼花没看清楚,以为儿子换了新发型,便回短信说头发剪得不错。刘翔赶快回发:“帽子是你的,超级模特在给你做展示,你也看不出来。”父亲说,当时他看到刘翔还能在短信里开玩笑,才算真正放心。
“退赛后刘翔很封闭,他几乎断绝一切和媒体接触的可能。感觉他一直在躲避所有人,以前有事没事,晚上可以跟他在网上聊聊天,或是私底下发个短信。但退赛后,刘翔就消失了,想找到他都不容易”,《北京青年报》一位田径记者说,最近一次见到刘翔是在北川,他见到记者不但主动打招呼,还一直有说有笑,表情多了,似乎又看到了“退赛”前那个调皮的家伙。“刘翔说,去之前本想安慰北川的孩子,结果孩子们比他想象得还要坚强,这让他觉得自己没有理由不坚强。经历过这件事情,即使将来他再也跑不出好成绩,但至少心理比以前更强大了。”
关于训练
两次公开训练
一次比一次状态好
现阶段,记者只能通过公开训练课获得刘翔近况。今年3月10日、4月10日,刘翔已在上海莘庄基地有过两次公开训练课,比较而言,刘翔状态一次比一次好。
■公开训练为给大家一个交代
“刘翔和教练都不能接受采访,等下次公开课吧。”5月15日下午,记者接到田径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下次”指的是6月份,“具体时间还要等通知,刘翔复出前,我们有每月公开刘翔一天训练课的想法。”
上海有媒体报道称,3月10日公开训练课前,孙海平就和刘翔商量过,必须进行一次媒体公开课,因为要给大家一个交代。自从刘翔北京奥运会“退赛”之后,全世界体育记者都要采访他,相关部门基本采取“封口”政策,就连那些与刘翔有私交的田径专项记者,也很难让刘翔或孙海平直接开口。因此,媒体前公开训练,解答了人们对刘翔现阶段的各种猜想。
■训练只占生活很小一部分
“最近一次公开训练是在4月10日,我们看到了刘翔训练的后半程,在最后提问环节,刘翔和孙海平更是有问必答”,严小琰说。4月10日上午9点,上海所有跑田径口的记者都到了莘庄基地,北京也有几家媒体前往。记者进入训练场比原计划晚了半个小时,等他们进去时,刘翔已经在训练了。记者分散在跑道两旁靠后的位置,刘翔继续训练,即使是很相熟的记者他也没有打招呼。
“一个月前的公开训练课上,教练还只是用海绵来训练刘翔右脚的灵敏性。4月10日,刘翔已经能穿着柔软跑鞋,边走边迈大步地从栏上跨过去。”严小琰说,训练只占刘翔全天生活的很小一部分,更多时候他要进行伤病恢复治疗,还要做按摩等辅助治疗。
关于伤病
不急复出 “空洞”或存在隐患
近日孙海平教练称,刘翔跟腱留有“空洞”,长好后才能进行专项训练。专家称,即使刘翔心理状态已经调整好,也不能急于复出,“空洞”一旦长不好,会存有隐患。
■一切要等“空洞”长好后再说
刘翔去年年底手术后,美方医生给出了“恢复期为六个月”的说法,到今年6月5日正好是刘翔术后半年的日子,但从目前恢复情况看,刘翔仍然不能穿上钉鞋进行专项训练。孙海平已经否定了刘翔8月份出战世锦赛的可能性,9月份能否复出参加上海大奖赛还要继续观望,而最明确的复出时间是今年10月的全运会。
现阶段刘翔亟待解决的并非是心理问题,关键还是在脚伤恢复上。孙海平解释说,刘翔手术后取出了3个钙化物和1根骨刺,目前出现了“空洞”,专项训练和复出都要等“空洞”长好再说。
■“空洞”不是小问题
孙海平教练的说法是有根据的,长期研究运动与营养理论的专家李剑锋告诉《青年周末》记者,尽管多数医学专家没能亲自为刘翔会诊,但跟腱受伤与恢复都存在着规律性。“空洞”原因主要是跟腱处于身体末端,这个部位缺乏血管和细胞,供血以及提供营养都很难到位,和身体其他部位相比,跟腱部位恢复起来要慢很多。
这一点也得到了北京市全民健身专家讲师团成员赵之心的认同,他曾在北京体育大学从事过田径全能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赵之心说,跟腱手术对于普通人来说可做可不做。但对于刘翔这样的专项运动员来说,“空洞”隐患并非小问题。“刘翔跨栏在做蹬身这个动作时,跟腱的‘精确用力’往往是普通人的几倍,甚至上百倍,对跟腱要求很高。手术后,旧伤及手术新伤,使跟腱完全长好并不容易。刘翔要想恢复到之前的运动水平,关键还要看后期康复模式。”赵之心说,一旦恢复不好,可以直接影响到刘翔今后的运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