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摇滚藏獒》让美梦又成真

标签:
郑钧音乐摇滚藏獒美梦成真杂谈 |
■漫画作品第一次亮相 令圈内人吃惊
◎文/《青年周末》记者 张薇 ◎摄影/本报记者 吕家佐
《摇滚藏獒》,1月份刚出版的这部漫画,听起来平淡无奇,作者却让人大吃一惊——郑钧。从摇滚歌手到漫画人,这一脚跨得可真够宽。他仅仅是玩票?还是会放弃音乐专心做漫画?
“音乐对我已没新鲜感了”,郑钧对《青年周末》记者说。不过,他还是表示自己今后要“在音乐和漫画之间跳来跳去”。他说自己想做一个东方的迪斯尼,成为一个向外国输出文化的民族英雄——这梦想有点儿“狂”,连他自己都承认。
开始没人相信我能成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0212/A28/090212a2801.jpg ◎2月9日下午,郑钧接受《青年周末》的采访 |
下午4点钟的郑钧,在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像刚睡醒般眯缝着眼睛,很舒服地陷在酒吧的卡座里,有时会跷起二郎腿,跟舞台上酷酷的他不一样。此时的他,话多,说到高兴时会手舞足蹈,把身体向前探,咧开嘴巴大笑。
他说的“这件事”,就是他新出的漫画《摇滚藏獒》。主人公是一只叫麦头的藏獒,会密宗会说人话会玩音乐,有个摇滚梦。
一开始,没人相信他能成。他也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梦来做,就因为他喜欢漫画。
实打实从零开始,他看了很多漫画,欧洲的美国的日本的,还买了国外漫画书人物造型的教材,拉班子成立了郑钧漫画工作室,跟大海捞针似地捞出一个符合他要求的画手,一步一步地磨着走。
他的工作会细致到这种地步:“这一页这几格大概什么内容,那些狗什么样子,它们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饰物拿什么道具说什么台词甚至描什么样的纹身。”
这一磨就是四年。漫画做到70%时,他参加了漫画圈在后海的一次聚会。这大概是一个转折点,让别人从觉得“他不靠谱”,开始转变成“呀,居然让他画出来了”。
“都是这个圈的高层,画家、出版商等等,只有我带了作品,所有人都惊了,他们觉得自己是干这行的,却从没想过这样的题材。”说到这儿,郑钧脸上全然是满足感。
“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啪!它实现了!”郑钧对记者说道,象声词更加重了那种绘声绘色的喜悦。“当真的印出书的时候,跟我第一盘专辑《赤裸裸》的快感完全一样,那是一种美梦成真的快感,不是一夜成名的快感。”
创作中受到《功夫熊猫》刺激
《摇滚藏獒》这名字听起来跟《功夫熊猫》很像,郑钧也毫不回避他要拿这本书跟《功夫熊猫》PK。
《功夫熊猫》大火的时候,《摇滚藏獒》正在创作中。
“我看的时候很受刺激,用的全是我们中国的东西,故事很简单,拍得太精彩了。老外做得真棒,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一个这样的东西给老外看?谁能在文化输出上胜出,谁就是民族英雄!未来如果我做到了,我就是民族英雄。”
为了拍动画电影,去年年底他曾经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好莱坞的动画导演看。
“好莱坞的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中国人写的吗?《功夫熊猫》是用西方人的视角诠释东方文化,而我们这个是用东方视角诠释西方文化,里面有嘻哈摇滚、工业城市、狗,还有东方人忠诚淳朴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老外感兴趣和容易明白的,让他觉得很牛。”
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的郑钧,似乎成了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人。他说:“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聊这个话题,就是说《摇滚藏獒》这电影在国外反响怎么样,那时候我会觉得人生挺有意义的。”
“不是使命感很强,其实看《功夫熊猫》的每个人都有这感觉:这片子真不错,怎么就跟我没什么关系呢?就是一种很没面子的感觉。”
如果仅仅被圈里人认可,读者却不买账,他会在意吗?记者给郑钧抛出了一个假设性难题。他不恼,而是反应很快地吐出了四个字:“我不在乎。”
“成功了后面会跟一堆人过来,失败了也没事,我不伤筋不动骨。我就是一蹚雷的,现在主流的出版社已经出了,我不赔钱就很高兴了。”
郑钧不在乎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底气已经够足。在动漫圈里人的帮助下,《摇滚藏獒》已经确定了要发英文版、日本版、韩文版,并且也敲定了动画电影,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意味着成功的第一步。
走到这一步,算是满意了吗?
“我会一直在动漫行业做下去”,他顿了顿,透过酒吧的玻璃窗向外望,“现在我的梦想有点狂,我想做一个东方的迪斯尼,每年推出动漫电影,如果我在动漫业能做到这一步,我的人生就太完美了。”
他又把目光收回来,“这就是一个梦想,谁知道呢,走着瞧吧。”
谈漫画比谈音乐兴奋得多
有人听到郑钧出漫画书的消息,第一反应是:他不做音乐了吗?是江郎才尽了呢还是做烦了?看起来,郑钧俨然已在动漫圈子里玩得很投入,未来大家提到郑钧时,是该记住他的歌手身份,还是该记住他的漫画人身份?
“绝对不是,我希望大家把我的这两个身份都记住。我也会做音乐,我最近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忙我的新专辑。不过,音乐这个行业对我而言,创意性已经不高了,可以尝试的东西都尝试过了,没什么新鲜感。这个行业已经烂到根上了,门槛也没有,是个人都能混着。”
他不认为自己的职业单单是个歌手或者是个漫画人,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创意工作者。“我脑子里有太多的创意,就像一个人有这个才能,老干不了,很难受。”
他搞过的“创意”活动不仅仅是漫画。开过酒吧、做过网络游戏、2003年跟朋友包了一大片农场、2005年出了本书叫《菜刀温暖》……做音乐的同时,郑钧也一直没闲着。对他而言,干这些事儿,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尝试,为了好玩。
他好多事都没干成,比如现在那160亩的大农场就撂那儿了,网络游戏也没出来,酒吧倒闭关门。但他还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漫画我算是做成了,这件我做成的事儿,顶上十件我做不成的事儿。”如今的郑钧,谈起他的漫画来,比谈起他的音乐兴奋多了。
“我的偶像是苹果的前总裁乔布斯,他是苹果的缔造者,苹果最火的时候他退出来做了一个动漫公司——皮克斯,被迪斯尼收购,在迪斯尼又做得很好,苹果又请他回来,重新缔造了苹果神话。这是伟大的人物。”
像乔布斯在苹果和皮克斯之间跳来跳去一样,郑钧想在动漫和音乐之间跳来跳去,甚至,他还在这两者之间搭了个桥梁:《摇滚藏獒》里有支狗乐队叫Rockdog,他打算把圈里的朋友组织起来为Rockdog配乐,为那些狗们量身定做的音乐,有摇滚有嘻哈有朋克,甚至他有可能为这支Rockdog乐队唱些重金属。漫画让他的音乐路子更野,他可以借着Rockdog的外壳做更多类型的音乐。
尽管他的人生已经算是热闹,譬如人到中年玩出了一本童心未泯的漫画书,但他似乎还觉得玩得不够HIGH。因为做了这么多事情,反而让他从此变得更自由了。
郑钧《摇滚藏獒》调侃郭德纲
《摇滚藏獒》是来自于郑钧女儿的睡前故事。五年前,女儿总要听一则故事才入睡,郑钧就想到自己养的一只名叫“麦头”的藏獒,便用它作为主角,编一些情节讲给女儿听。《摇滚藏獒》讲述出生在西藏的藏獒“麦头”被一个音乐人带到北京,最后成为摇滚明星的奋斗故事。郑钧还透露,《摇滚藏獒》最初的版本其实是很成人化的,对话中夹杂着脏话,“后来拿给女儿看,女儿建议把脏话删掉,我接受了建议,改得老少咸宜了。”不过,其中仍然保持着一些成人才能理解的幽默,比如有一只会吹拉弹唱的雪娜瑞的主人,名叫“锅和钢”。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0212/a28/090212a2903.jpg |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0212/a28/090212a2901.jpg |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0212/a28/090212a290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