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滋病病毒可能被“饿”死

(2008-11-22 17:36:45)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可能被“饿”死

杂谈

十分依赖人体供给,只要切断“粮草”

艾滋病病毒可能被“饿”死

 

一名身患艾滋病的美国男子奇迹般康复。德国柏林沙里泰医院11月11日表示,这名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患者在接受定向骨髓移植手术20个月后,不但白血病好了,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也全部消失。但专家指出这名患者艾滋病病毒消失的原因尚未确定,究竟能否用骨髓移植治疗艾滋病还是未知数。另有科学家提出新思路——切断它们在人体内的供给,把它们“饿”死。这条策略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艾滋病病毒十分依赖人体细胞内的资源。

艾滋病病毒可能被“饿”死

■2008年11月13日,德国血液专家吉罗·胡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功治愈一名艾滋病病人 ◎供图/IC

 

HIV 病毒的精明之处就在于,自打它们的遗传物质钻进人的免疫细胞,这些RNA 分子便仿照自己的模样,用我们的“建筑材料”造出一条DNA;这些DNA又太像人的遗传物质,以至于人细胞误认为这些“病毒DNA”是我们自己造的。HIV 浑水摸鱼的好日子开始了——它们不用多费心,人的细胞工厂已全面启动,按照“病毒DNA”的指令大量造出HIV 的基因和供HIV 蛋白酶剪裁的蛋白元件,再协助它们组装、出厂,以使我们免疫系统的更多细胞上当受骗。无辜的免疫系统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HIV 病毒的据点,不断遭到破坏,直到全面瘫痪,人就不堪一击了。

发表在2008 年1 月《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如何利用RNA 干涉技术使人细胞中的蛋白一个一个短路失灵,从而筛选出273 种HIV 病毒生存所必需的人细胞蛋白。这273 种人类蛋白被统称为HIV 依赖因子。它们在细胞的各个角落和细胞活动的各个环节行使功能,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被检测命中的“病毒依赖因子”恰好在免疫系统细胞中含量很高,怪不得免疫系统细胞偏偏是HIV 病毒的最爱。

HIV 病毒想要存活下去必须大量偷用我们的蛋白,这正给我们留下了反攻的余地。如果科学家能够使HIV依赖因子失灵,那么任凭病毒再怎么突变也无法从这种药物眼下蒙混过关。

◎据新浪科技、《新知客》杂志等综合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