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灵霄山

标签:
张角邢台太平道黄巾点将台 |
分类: 驴行天下 |
军寨的北寨门已无存,一座石屋横卧在寨口处,权做了寨门,入寨首先看到一座砖窑,为历代修造寨内建筑而设。一座精心雕琢的龙头石拱桥,连接着内寨通道,桥的尽头是一口据说是东汉时期挖掘的、有八块梯形大石拼装作口的古水井——八角琉璃井。井的对面原有的营寨已充做了黄姑庙,是信奉灵空教的信徒们自发重修的。黄姑庙原留存着两条张角建宫殿时的滚龙石柱,一千八百多年来龙柱一直安静的接着晨起的朝阳,可却被几个人偷走,幸被发现,追回。龙柱后被文物部门保管收藏,故现场只留有两根镌刻着楹联的青石廊柱。
第二点将台
沿灵霄山的主峰方向上行,到黄巾军第二点将台,这里修建了一座三层阁式八角亭,八角亭的北下方、皇姑庙的上方,坐北朝南,是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外散放着许多碾滚,石磨,石臼,这是黄巾军在山寨加工粮食的用具。院里有五间平顶石窑,另有门楼和厢房,门楼和厢房经过改建,石窑保持着原貌。石窑内呈穹隆型,石质窑顶,白灰抹缝,里外套间,各有一个小型窗户,墙壁厚达1米,西侧墙壁有一石龛,外挂一布帘,是灵霄山的全景示意图。示意图所显示的庙宇殿堂,许多已经不复存在。指挥部的上方曾有张角的“大帅金銮殿”和铁瓦楼,可惜已被摧毁。
第三点将台
沿石阶而上,是黄巾军第三点将台,台上是一片面积不小的平地,可容纳数百人。是张氏兄弟在此居高临下,点封将官,分派任务之处。
其他景点
继续往上走已没有石阶路,只有宽仅能容足的羊肠小道通往山上,草丛中有精雕细琢的石坊底座和营房遗址,显示了往日曾经的辉煌。临近山顶处有一块酷似仰天嘶鸣的骆驼的巨石,山顶建有灵空庙,庙内供奉着灵空教教主刘才运的塑像。山顶约4-50平米,四周悬崖峭壁深不见底,黄巾军寨墙隐约于树丛间,沿山崖边绵延数公里,是黄巾军寨的西部屏障,雾气中与北面的太子岩遥相呼应,山后是内邱县境的马豆庄和瓦窑庄。据说张角撒豆成马,剪纸为兵,因雨淋兵马显现原形,故得名马豆庄;又因灵霄山建庙时,北峰是峭壁,骡马难以上山,只有赶羊群从山下瓦窑背驮琉璃瓦,一只羊仅驮两片瓦,故得名瓦窑庄。
凌霄山景点
点将台
张氏兄弟的点将台在护林所的上方,有石质台阶可以攀登,这台阶下接护林所旁边的台阶,用料宽大厚实,虽然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持完好坚固的状态。点将台呈三层阶梯状,依山而筑,下层四十二级,中层十三级,上层二十六级,共计九九八十一级,台阶上是一片面积不小的平地,可容纳数百人,平地就是张氏兄弟的点将台。点将台的上方是一座小庙,打开殿门,供奉几尊神像。左侧的一尊就是张角。塑像浓眉大眼,身披战袍,正襟危坐。在这里张角不叫张角,叫大贤良师。灵霄殿原有上刻“大贤良师座中岩”的滚龙石柱,史书也多有记载。张角创立了太平道,道教尊其为神仙。小庙的石质廊柱雕刻文字和花卉,富丽堂皇,是灵霄山的原建筑构件,莹亮滑腻,温润似玉,都是上好的石材。
凌霄寺
宋朝元丰年间在凌霄山上建立凌霄寺,明代高僧谭顺在此传道,重修了寺院,在殿内塑造了张角和马龙、马宪两员大将的泥像。以后又增筑了大批庙宇殿堂。从残存的遗迹看,当年庙宇不下百座,构成一个殿堂林立、千佛普坐、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现在有关张角的遗迹外,还有南寺塔、八角琉璃井、皇姑寺、戏台等遗迹,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有传统庙会,至今香烟兴盛。
空龙殿
据“重修中岩山空龙殿记”记载,“中岩山座邢州乾方七十余里,亦曰凌霄山,曰武马山等等,古
称云城外四座山门,红门、龙门、土门、石门,内有城墙环绕城中,经年云雾飘渺,松柏长青。”
空龙殿的两边有两块石头,一块上写左昆仑,一块上写右昆仑,在平台的左前方还有块石头上写志心岩。
http://s16/middle/4a0bc064hcb31b7eba3bf&690
难得一见的溪水
http://s8/middle/4a0bc064hcb3103676147&690
当年张角指挥部
http://s13/middle/4a0bc064hcb318698b2bc&690
古井
http://s2/middle/4a0bc064hcb318babbb41&690
山顶道教碑文
http://s9/middle/4a0bc064hcb319506d4e8&690
睡佛庙
http://s14/middle/4a0bc064hcb31bec6efbd&690
木头桥
http://s12/middle/4a0bc064hcb3103b9aa1b&690
灵霄山
http://s7/middle/4a0bc064hcb315d8152b6&690
石梯
http://s14/middle/4a0bc064hcb3103db20fd&690 站在山顶俯瞰
http://s16/middle/4a0bc064hcb310478315f&690
漫山遍野的红叶
http://s5/middle/4a0bc064hcb310497cbe4&690 路上水沟里抓的螃蟹
http://s15/middle/4a0bc064hcb3107b4823e&690 满山的灌木
http://s6/middle/4a0bc064hcb3109f80145&690
掸长(俗语)
http://s10/middle/4a0bc064hcb31ac0f7ce9&690
山石缝隙里挤出来的参天大树
http://s7/middle/4a0bc064hcb310e189dd6&690 难走的山路
http://s14/middle/4a0bc064hcb3116fcad1d&690
难走的山路
http://s4/middle/4a0bc064hcb3118d4bad3&690
灵霄山
http://s1/middle/4a0bc064hcb311c2cbf40&690
采花大盗
http://s1/middle/4a0bc064hcb3122d3ac30&690
灵霄山
http://s8/middle/4a0bc064hcb3125fbc857&690
点将台之一
http://s11/middle/4a0bc064hcb31281cd7ea&690
灵霄山
http://s4/middle/4a0bc064hcb312b842eb3&690
满山秋色
http://s9/middle/4a0bc064hcb312db2de48&690
云雾蒙蒙
http://s5/middle/4a0bc064hcb313088c184&690 举目远眺
http://s13/middle/4a0bc064hcb31a35fd90c&690
山顶合影
登灵霄山有感
(一)
秋意飒飒登灵山,
思古幽情意阑珊。
满目黄叶秋染尽,
数株红栌峭壁间。
千谷万壑跌宕起,
一峰突兀入云端。
忆昔义旗高举处,
松涛阵阵今犹寒。
(二)
巍巍太行有灵山,
太平大道传大贤。
苍天已死黄天立,
弥天风云起中岩。
民不聊生鸡亦鸣,
官逼民反豆成兵。
自古天地存正理,
民心所向是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