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游内丘且停寺

(2012-07-16 14:31:00)
标签:

杂谈

分类: 驴行天下

    早就耳闻内丘且停寺的美景,因时间工作关系,一直未能如愿。7月17日,十几位骑友相约,一同前往且停寺。天也作美,几天的酷热,今天却也褪去。凉爽的天气,合着欢快的心情。6点40从内丘县城出发,中午11点,已到达目的地——且停寺。

    百闻不如一见,眼前的且停寺。虽在岁月中,斑驳迷离。仍散发着古老的文化气息,让人敬仰。

    且停寺,又名梵云寺。相传春秋虢国太子途经停车暂息而得名。位于内邱县南赛乡寺沟村南(从县城向西北方向行驶16.8公里),总占地面积大约15亩。为内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且停寺始建不详,据《顺德府志》记载,元朝至大年间修建。明宣德、万历年间,因颓废而又修;清雍正、乾隆年间,因陈旧而再修。从寺沟村南的一个山坡川沟,转过山谷后,就可以看到几根高大的石柱和矗立的石碑,这就是且停寺。上山的路非常窄、非常陡,只能容一辆车小心通过,如果驾车上去一定要小心,根本不能会车。

且停寺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北有且停山,隔一小溪与南边的山峰遥遥相望。即所谓“有崇山峻岭松柏繁阴,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本系古来名胜之区,贤人隐迹之乡。”现存的元代石碑上有土地的四至的记载,“钦奉大元圣旨:立本寺四至,边界东至大道东黑石垴,南至簇家洞高家洞沟中心,西至西晃垴西分水岭,北至大东道为界,四至已裹,地土山场园林株树尽属寺数。”

且停寺原整个寺院由南老母庙、慈云桥、山门、东厢房、西厢房、穿心殿、登云桥、后大殿、石佛爷殿、龙王庙、钟鼓、戏楼等组成。布局严谨,气势轩昂,宏伟壮观。文革期间,且停寺高大的殿宇受到了破坏,只留下了殿堂的基石、戏楼基址和5根合抱石柱,其中两根石柱上雕有滚龙。还有元、明、清时期石碑12通。

   小溪之上,两山之间,有一座三十五米长的慈云桥。桥系汉白玉石砌成。桥栏杆板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戏文、典故,象杨继业碰碑、苏武牧羊、嫦娥奔月等等,精巧玲珑,雕刻艺术精湛,价值极高。
    且停寺内有内丘人津津乐道的“白果树”。树身八人合抱,树冠覆地一亩有余。民间有:“坐在树上打牌,四人打,八人看,卖麻糖的在上转,东枝上敲锣西枝听不见”之说,可惜的是,被一把火烧掉,现今只留下了一个大树根。
    寺里还有一奇观,那就是“马刨泉”,就是太子的白龙马刨出来的泉,人们在泉水下游砌了一口石头井,让泉水流到井里,奇怪的是这口井永远也灌不满,从井里引出的水流到百果树下就断流了。

且停寺,元代以前称梵云寺。相传是梵王太子修行曾住于斯,因而建寺。梵王太子是指的释迦牟尼未出家求道前的身份,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说是梵王太子修行之处似为不妥,从元代及明清碑文上分析,最初很可能为纪念释迦牟尼求道而建寺的。清乾隆四十七《重修且停山登云桥碑记》说:“内邑西四十里许有且停山,有且停寺,即古梵云寺,相传虢太子修行经历之所也。”有更早的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且停山梵云寺记》记载:“且停之者,虢太子采药停骖处”由此产生了第二个说法。

    且停寺建于什么年代?从清道光三十年《重修且停山梵云寺前大殿碑记》载:“而此庙之建创自春秋,其始所祀之神皆不能记忆。无非御灾捍患有功于民生耳,后塑以佛像名以寺院,是果佛教兴令人共□神道设教之意,抑佛力大使人自生敬畏之诚耶。”“自汉以迄,国朝数千年间,历代修葺,踵卓增华,每至六月初八香火纷纭络绎不绝,因而后之人只知有佛并忘始之所祀者┅┅”。

且停寺的历史很悠久,从有关资料和保存下来的碑文可以知道,从营建之初,经历了元、明、清、民国等时代,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大的修缮,元代是敕赐大寺,当时称之为梵云寺,明万历八年增建了登云桥,邢台名人“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南京吏部尚书前吏兵刑左侍郎督察院左付都南京右佥都御史”王本固为此撰写了碑文,“赐进士出身议大夫兵部左侍郎致仕郡人”赵孔昭为碑篆额,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内丘县又对且停寺进行了重修,万历三十岁(1602年)当地百姓对且停寺进行一次大修,到了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了且停山梵云寺前殿,乾隆十年(1745年)梵云寺又进行了重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因洪水冲塌的登云桥,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且寺前大殿,光绪九年(1883年)且停寺又进行了一次大修。综合下来,且停寺自元初建清光绪571年间,明代三次修缮,清代五次大修记入历史。

    历史上的且停寺规模有多大,现在保留的元代石碑上有土地的四至的记载,“钦奉大元圣旨:立本寺四至,边界东至大道东黑石垴,南至簇家洞高家洞沟中心,西至西晃垴西分水岭,北至大东道为界,四至已裹,地土山场园林株树尽属寺数。”
http://s12/middle/4a0bc064hc4ecb57f38eb&690
                             美丽的传说被雕刻成永恒


http://s12/middle/4a0bc064hc4ecb607681b&690
                                      且停寺被绿色包围
http://s3/middle/4a0bc064hc4ecb67cc8a2&690


                             每一块石块雕刻着古老的传说



http://s11/middle/4a0bc064hc4ecec5e720a&690

                千年白果树被一把火烧得仅剩枯朽的根部

http://s8/middle/4a0bc064hc4ecf4f52667&690

                        千年白果树的跟上又酿新芽

http://s15/middle/4a0bc064hc4ecfa22a2ee&690

                           刨马泉

 

附:

且亭寺诗歌篇

咏且停寺

清·韩梦愈

山围宝刹傍天涯,半带烟萝半带霞,

昼永红尘浑不到,溪声沥沥送年华。

过且停桥

为苦吟咙夏日长,披襟障面度山梁,

几迥扫石松阴卧,耳听潺缓笑水忙。

前题

冀抢先

林木参天境自幽,梵王古殿正初秋。

鸟鸣警起三更月,坐听泉声不断流。

题且停泉

冀抢先

瀑布飞湍镇日倾,夜深耳畔更分明,

年光变易知多少,此处依然是此声。

游且停寺

耿清

跨蹇寻幽历远峰,遥间翠霭出疏钟,

桥通石径鲜苔护,殿倚山阿岚气封。

石井清泉流碧玉,云岩古木苍龙,

匆匆未尽登临兴,明岁还来觅旧踪。

游且停寺

明·魏拙庵

扪迳登临处,兰舆树杪行,

涧声喧宿鸟,松影落长鲸。

地僻人应远,山空月倍明,

烦心消欲尽,栖此学无生。

前题

韩岩

散步寻幽腾,且停遗旧宫,

寺围山下水,瓢挂树头风。

磬击晴川度,灯明远嶂通,

前星何处是,惆怅太行东。

且停山雨夕登眺

崔鸣

披榛寻细路,青嶂向人开,

雨罢轻烟散,云归积翠来。

山鸠鸣远树,野叟啸高台,

不尽登临意,疏钟林外催。

咏且停山石人

段  

何年学豹隐,独立向高岑,

平览诸峰秀,遥望众壑深。

朝霞明素佩,夕月散幽襟,

矗矗丹霄外,空山自古今。

咏且停山自来泉

张乾元

巡岩披蔓草,幽涧一泓生,

云满苔常护,风来水自盈。

细流分野照,碧色引峰晴,

谁识蒙耳处,年年尔独清。

且停山寺

徐祚祥

寺入千峰迳,桥横百尺岩,

山光辉殿宇,云气润松杉。

水静游鱼出,花疏过鸟衔,

谁言仙境杳,此处隔尘凡。

游且停寺

乔中方

石径峻嶒衬碧苔,探奇兴尽带云回,

野衲骑驴寻酒去,牧童横笛送诗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省课题鉴定会
后一篇:站在慈云桥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