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这条路不光是“异性”相吸这么简单,通常是“异类”相吸。也就是付出与获得、感性与理性这两类,就像凹凸原理,往往付出方会吸引获得方,感性的人会吸引理性的人。因为感性的人常常是付出方,而理性的人也总是获得方,日久付出方心力交瘁得不到满足的回应,获得方虽是予取予求也不满足所拥有,所以注定要挫败。感性的人在感情上“越放不开”“越会被人放开”,因为理性的人在关键时刻、权衡利害得失时,他会舍弃情感。那么如何让人放不开你,就看你有什么“优势”?否则就经不起关键时刻对方的“抉择”。
无论男女,男性贺尔蒙(雄性激素)多寡会决定你是理性或感性的人。第一阶段,当你们开始时很简单的费洛蒙刺激下的“异性”吸引。第二阶段,经过制造在一起的缘分,发现彼此分别属于“异类”才能继续产生欣赏,因为能够在精神层面或经济条件各取所需。第三阶段,再经过现实生活的磨合下,渐渐也就磨灭了。先是费洛蒙分泌少了,再就是抉择出现了。打垮了异性和异类相吸这个“前因”,于是想要简单的“后果”便显得那么无能为力。第四阶段,这时如果你没有别人无法取代的优势,只有无以为继或被淘汰出局而告终。
在情字这道关口,理性的人容易为了达到目,跨越这个情关而取得成功。但是理性的人会先让你“做梦”,然而遇到问题有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还是兴风作浪后俄段缘分做了终结。而这些梦包括:
1
以你的魅力吸引来做成糖衣,而且“纯粹”所以与利益无关、婚姻无关,只是追求两性关系。感性的人开始做梦,以为纯粹就会持久,因为感性的人偏偏追求永恒。但是纯粹只是建立在费洛蒙,最没有永续结合的力量,被抉择与否取决于你的优势,而优势本身是讲条件的,根本无法纯粹。
2
试试看吧,随心、随性、随缘,还没开始不要想太多。感性的人开始做梦,自认能给理性的人所要的。但是缘分已经不是现代人简单可以遵从的模式,而是制造出来的机缘。而且每个人的优弱势在不同人身上形成不同的模式,最终才发现给的不是人家要的。
情人节有个段子很有意思,充分体现理性的情爱游戏逻辑:找个人说说知心话与恋爱无关;找个人产生一段恋情与婚姻无关;找个人玩玩一夜情与生育无关,以上仅供参考,出了问题与我无关。
面临几次的挫败后,感性的人会感叹选择错误不该跟着感觉走;理性的人的遗憾则是算盘打尽错失一着。于是感性的人开始伪装成理性的人,同时他(她)也会碰到理性伪装成感性的人,但是潜在的基因,在他(她)抉择关键时刻又显现出来,感性的人会放弃理性、物质的东西,理性的人却会舍弃情感、精神的要素。
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永远像翘翘板现象,站在这头感叹地望着那头。人生面临很多十字路口,哪条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理性的人很清楚目的直奔目标;感性的人像无头苍蝇飞向陷阱。如果两个同类感性的人是否能够达到和谐共处?那就是能甘于平淡,而且不需放弃理想与面临抉择。两个同类理性的人则要有共同目标,不在乎别人的议论与眼光。这样物以类聚的人在一起,似乎比所谓互补或前面所提凹凸原理,来的可行与现实性。至于有人说的个性内向、外向的互补,其实根本还是取决于其价值观,来决定你们的属性。
同时体相、面相也是一个参考依据,前面说的男性荷尔蒙多寡,男女都可以从体毛浓淡来发现,还有眼睛大的人属于多情善感的感性之人,小眼睛的人属于冷静多谋偏向的理性之人。当他(她)体相和面相是混合型的时候,价值观决定属性则取决于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社会道德了。
加载中,请稍候......